工作室日常


臺灣竹的工藝魂


┃ 格子設計 ┃



%E5%89%AF%E5%9C%9614



林靖格,原本在電子業擔任產品設計師,就讀在職專班時遇上了竹工藝,毅然決然轉行。為了更加親近自然,四個月前將工作室移往北投,走路五分鐘就能到達北投公園,與兒子常常在那裡出沒。因為創作,一半時間在北投,一半在南投,有感於臺灣工藝興衰起落,透過設計幫助傳統創新,希望將竹工藝推向更遠的地方。






依傍著像抹茶冰的綠山,陽光打下映照一斜流金,空氣飄著淡淡的硫磺味,眼見所及被加上溫暖的濾鏡,這是北投的日常窗景。平日的早晨街道依然忙碌,走進這棟老舊紡織廠房轉型的藝術空間,建築披著大量植被,為城市擘劃一方祕境,漫著溼潤的暑氣,腳步與時間在這裡停格。



%E5%89%AF%E5%9C%967


這樣溫暖的色調剛好適合格子設計,靖格四個月前,帶著團隊從市中心搬到北投,他愛這裡的步調,少了大都市的躁動,最重要的,開車駛上陽明山,15 分鐘就能與他最愛的竹林相遇。他的工作桌後方,各樣竹工藝品井然有序地排放,桌旁是那張國內外獲獎無數的《領結椅》,窗邊灑進陽光,隨著時間推移,擺動的光影成了工作室的一抹風景。



%E4%B8%BB%E5%9C%9613


說起來,靖格與竹的相遇不算早,大學畢業後,他到電子業擔任產品設計師,工作七年後,決定重返校園,一次意外的機會參與了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的「工藝新趣」計劃,與南投工藝師習藝與設計合作後,便深陷這項材質不可限量的可塑性中。「在南投看到工藝師的精緻手藝,我思考著竹工藝在我們這代會走向哪呢?它可以像草一般柔軟,也能堅硬如木頭;可以拿來編織也有製成大型家具的本事,我不甘最後只能壓成板材。」竹在其他國家並不少見,珍貴的是臺灣老師傅的工藝,靖格決定成立工作室以設計專長出發,開發得以彰顯竹特性的家具家飾,讓竹工藝走向設計創新化。



若您要繼續閱讀,請先註冊為小日子網站會員! 前往註冊頁面。

Leave a Comment

Left Menu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