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訪京都神社
在祭典中許下溫暖心願


一次旅行 御手洗祭


IMG 88541


上一回去日本京都旅行時,在鴨川旁的下鴨神社,碰巧遇到當地的傳統祭典──「御手洗祭」。不同於日本大多數祭典,一般民眾只能遠遠地在旁觀看,這卻是大眾也能親身參與的祭典活動。這段意外經驗,反倒成為旅程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部分。

御手洗祭起源於平安時代,當時的貴族在季節轉換之際,會進行淨化的儀式,將腳浸泡於河水中,祈禱無病消災。後來儀式流傳到民間,成為神社於每年夏天「土用丑之日」舉辦的活動。「土用」即季節轉換之日的前十八天,而在這十八天內、天干地支裡「丑」的那一天,就叫做「土用丑之日」。換成現代的日期,大約是每年七月的下旬。

參加祭典首先要把鞋子脫下。打赤腳的每個人彷彿都找回了童心,空氣中瀰漫一股興奮且期待的雀躍氛圍。天色漸暗,大家手中拿著尚未點燃的蠟燭順著神社斜坡往下走,穿過點著燈的拱橋,走進水質清澈的御手洗水池,大夥兒不約而同因突來的涼感而驚呼,看著彼此會心一笑。



IMG 89031


池裡溫度約 15 度左右、水深及膝,在水中向前走到燭臺,並將蠟燭插上,即完成祈願。回頭一看,一個個逐漸亮起的光點,映照著每個人臉上的笑容,竟讓人想待在冰涼的池裡捨不得離開。始於千年前的儀式來到現代,除了傳統的燭光外,多加了人們手機拍照的閃光燈,但不變的,仍是盼望平安健康的心意。

祈求健康與平安,是不論來自哪個地方的人共同的願望。這個心願如此純粹,卻又具有強大的力量,足以穿越時空牽起傳統與現代、並將人與人聯繫在一起。不管生在哪個國家或是否相信神明,大概多少都能在這過程中感到被療癒,並獲得某種安定的力量吧。

相較於一般祭典的隆重浩大,御手洗祭簡單而樸實,只有祭典時才為大眾所開放,卻很貼近人心。冰涼的池水對比著無數的溫暖燭光,讓我感受到京都獨特的溫度。結束後沿著來時的路走回公車站,穿過神社前那片宛如綠色隧道的「糺之森」,周遭由熱鬧轉為寧靜,彷彿剛經歷了一場奇特的夏日夢境。●





 Julia Ting
圖片提供 我才不去你去過的日本咧、Julia Ting



Julia Ting 不受本業所拘束的音樂治療師,喜歡收集故事並深深地去感受,在旅行、閱讀、戲劇與生活之中,挖掘藏在小小事物裡頭的大大祕密。





Leave a Comment

Left Menu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