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日子 × 香港藝文漫步
Part 1 漫步路線
M+ 看見香港藝術能量 大館 穿越歷史與現代
文 劉亞涵 攝 YJ Chen

作為一個融合了東西方文化的國際化城市,香港擁有許多引人入勝的歷史和文化景點。而此次旅程中,我們選擇了兩個充滿藝術文化魅力的地點:M+ 與大館。
來到了位於香港九龍西部,緊鄰維多利亞港的「西九文化區」,園區佔地約四十公頃,其中M+ 大樓為全球數一數二的現代與當代視覺文化博物館,於2021 年正式開幕,是為亞洲藝術界的重大里程碑。
M+ 的建築本身就是一件藝術品,由著名的瑞士建築師事務所Herzog & de Meuron 設計,簡約大器,並將香港城市意象巧妙融合進建築外觀,像是街頭常見的竹編鷹架、市場裡的照明燈具等,成為九龍天際線的一大亮點。博物館內部擁有33 個展廳、三個戲院、多媒體中心、研究中心,以及可以飽覽維多利亞港景色的天臺花園,展示範圍涵蓋視覺藝術、設計、建築、影像及流行文化等,呈現二十世紀中期以來亞洲與世界的文化發展多樣性。


M+ 除了精彩的展覽,建築本身與環境光影結合的視覺震撼,也值得到訪親身感受。
進入館內,當期正展覽著中國時裝設計師「郭培特展」及常設的「希克藏品」,以及呈現香港文化的「造物記」⋯⋯等等,展品從建築、設計、繪畫、動態攝影到多媒體裝置,充分呈現了現代藝術的多樣性與獨特性。除了展覽,M+ 還設有互動空間,為不同年齡層的觀眾提供學習與探索的機會,邀請民眾一同探索藝術的不同面向。
西九文化區完整結合了藝術、綠地與公共空間的綜合文化區域,園區裡的藝術公園是市民與遊客休憩的好去處,草坪廣闊且面向海港,許多人會選擇在此野餐、欣賞日落,或是沿著海濱長廊漫步,感受繁華城市與自然的完美結合。
香港作為一座國際化大都會,其文化多樣性與創造力,透過M+ 豐富的展品與開放的文化空間,讓人看見亞洲視覺文化的無限可能性,如同名稱隱含的期許,M 代表著博物館(Museum),而其後的「+」則展現了對於現代藝術無窮的展望。

大館的歷史建築與現代藝文展館緊緊相依,迥然不同的氛圍節奏相互碰撞,卻又意外和諧
場景切換,乘著電影《重慶森林》裡經典的半山手扶梯而上,穿越一幕幕常民風景,一幢白色莊嚴建築映入眼簾,我們來到了「大館」,全名為大館古蹟及藝術館,位於香港中環的核心,歷史可追溯至19 世紀中葉,為英國殖民時期的警署、監獄與法庭綜合建築群,是香港法治歷史的重要見證之一。隨著時代變遷,這片區域逐漸失去了原有的功能。直到2018 年,大館經過精心修復後,以文化和藝術中心的身分重生。
大館的建築群保存了許多珍貴的歷史遺跡,例如前中央裁判司署、監獄圍牆以及不同年代興建的建築物,展現了殖民時期的建築風格與結構設計。漫步在大館內,歷史的厚重感撲面而來,而其中的展覽與活動則為這份歷史注入了現代活力。
作為一個結合歷史與藝術的空間,大館提供了多樣化的文化體驗。館內定期舉辦當代藝術展覽、表演藝術活動,以及與社區相關的教育項目。透過導賞團的說明,得以深入了解了大館的修復過程與其背後的故事,而館內不定期舉辦的藝術展覽,也讓人們得以創新的藝術方式解讀這座城市的過去與未來。
除了展覽,這裡的餐飲與商店也頗具吸引力,到了夜晚,隨著餐酒館與酒吧的暖黃燈光亮起,與歡快的人聲烘托出與往昔別樣的風情,無論是享用一杯別有滋的「監獄咖啡」,還是在書店裡翻閱有關香港歷史的書籍,穿越古今的人文細節都讓人感受到大館的獨特魅力。●



┈┈┈┈┈┈┈┈┈┈┈┈┈┈┈┈┈┈┈┈┈┈┈
全文收錄於 No.133 香港藝文漫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