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一條街|用一條街串起一座城 看見迷人的常民紋理
小日子 x 經濟部商業司

規劃打造「職人心舞台」系列活動,讓更多人看見屬於臺灣的職人精神。
每座城市都有著各自的性格氣質,因著不同歷史文化、人口變遷移轉,帶動產業的誕生與消長,化身成一個個鑲嵌在巷弄街頭的商鋪,串連成一條條街景,也串起了地方的風土與信念。近年,經濟部商業司看見了街區帶動城市發展的潛力,於 2021 年開始推行「品牌一條街」行銷輔導計畫,藉由主題式的聯合行銷活動,帶動地方消費及區域能見度,促進在地店家推廣與挖掘產業商機。
從臺南成大 18 巷「異饗一條街」與高雄鹽埕「奶茶一條街」開始,到臺南海安「餐酒一條街」與高雄三鳳「南北貨一條街」,至今已成功輔導 4 條特色街區,今年更進一步推出屏東職人町「職人一條街」與高雄仁武區「火鍋一條街」,持續挖掘島嶼上迷人的常民紋理。
┃ 屏東職人町 職人一條街 ┃
走入職人工作現場
與孩子一起探索在地精神

屏東市的烈陽下,位於仁德路上的「職人一條街」,由 3 棟噴漆彩繪的建築物組成的特色街區,包裹著屬於在地青年閃耀的夢想,是計畫中首次以品牌職人作為推廣主軸的街區。職人一條街位在「職人町」,是 2019 年屏東縣政府以青年創業公寓為概念,重新翻修林務局舊宿舍,匯聚了近三十間在地風格品牌。
走進職人街區,就像走進噴漆彩繪國度,這些作品全出自進駐品牌 Montana Cans 之手,Montana Cans 從高雄發跡,創作遍布全臺,為各地城市注入另一尺度的活力與能量。3年前受邀為舊職人町外牆彩繪,將原先帶有年代痕跡的建築披上不同風情的外衣,呼應職人一條街的創業動能,如今不定期舉辦噴漆課程,帶領年輕族群進一步認識街頭彩繪藝術。

惟竹期待未來有機會再次為街區重新彩繪,帶給職人一條街不一樣的全新氛圍。
職人一條街進駐品牌相當多元,有花藝、製麵、皮件等手作工作坊,也有關於影像、設計等生活美學品牌,像是「蔓影蔓食」食物攝影工作室,品牌負責人蔓蔓原先在補教業工作,後來隨著丈夫回到家鄉生活,在繁忙家務的縫隙裡探索出不同以往的風景,將之捕捉進方寸之中,讓夢想實現在職人一條街裡。
而推廣在地文化不遺餘力的「三線路工作坊」,則爬梳關於家鄉屏東的歲月故事,舉辦走讀導覽、幼童營隊、青年志工服務等創生服務,以平實的步伐親近與推廣深愛的家鄉。


還有太多寶石般的職人故事等待發掘,經濟部商業司希望透過職人一條街讓大眾持續看見臺灣職人的專注與熱誠。今年將以「打造職人心舞台」為行銷主題,舉辦小職人一日體驗活動,串聯街區內品牌店家,彙整各方職人的創意巧思,邀請親子參與職人的工作現場,以闖關方式從中認識十種以上的專業工藝,在玩樂與體驗中傳承職人的態度精神,了解屬於臺灣的創作能量與文化底蘊。

還有手作DIY、團體彩繪創作等活動,從中學習並傳承職人態度。
┃ 高雄仁武 火鍋一條街 ┃
盛情款待每一位人客
用火鍋凝聚街區人情味

從北到南的各式湯底,從山海而來的豐富食材,象徵團聚的「火鍋」是臺灣重要飲食文化之一。
說到臺灣火鍋的興起,可追朔回日治時期流行於紳士階級的鋤燒 ( スキヤキ;壽喜燒 );到戰後時期,軍官移民們因著思念,紛紛在島嶼上重現家鄉味,潮汕沙茶、東北酸菜等,結合在地食材的改良火鍋於臺灣開枝散葉;時至今日,隨著消費型態改變,便利的獨食小火鍋找到立基點,翻開火鍋文化新篇章。一口爐、一鍋熱湯,座位上每個人的心被緊緊牽在一起,火鍋乘載的意義,不只是飽腹之物,更是關乎情感和群體記憶的料理。
而在高雄仁武區,就有一條因應居住型態而產生的火鍋街景。縣市合併後,仁武區因地理優勢及產業走向,吸引許多年輕人及外移人口移入來為自己的夢想打拼。而能夠快速獨食亦能吃得美味澎湃的火鍋,其多元化的選擇切中了人們的心,仁雄路上因此聚集許多火鍋品牌,成就人情凝聚的熱鬧街景。

且多元分眾的選擇,都讓火鍋一條街能緊抓饕客們的口腹。
火鍋一條街上沿路蔬食鍋、海鮮鍋、臭臭鍋和薑母鴨鍋等選擇琳瑯滿目。
以麻辣鍋聞名的老四川餐飲集團創立的新品牌 —「癮揪鍋物」,感受到此地的潛力與商機,將首間店面設立於此,不同於過往單點式大鍋底,而是以個人小火鍋及蔬食自助吧吃到飽的方式打造出多種選擇的風味鍋物。
跨過馬路,對街「六扇門時尚湯鍋」的招牌六膳則囊括各國風情,泰式酸辣、韓式泡菜、川味麻辣、十全藥膳等口味任君挑選,主打以釜鍋燉煮出食材的鮮甜,盛情款待每位入座的客人是老闆的溫情。而步行不遠處,成立 11 年以騎樓攤車起家的臭臭鍋品牌 —「軒氏湯食」,見證火鍋一條街的消費族群從加工廠技術員,到現今多為小家庭來用餐,老闆因應客群改變不斷精進料理口味與服務模式,現已發展為獨立店面,可親的價格也能享用到暖心暖味的鍋物料理。
品牌一條街今年 11 月將舉辦「火鍋嘉年華」,透過「鍋物美食護照」串聯近十間火鍋店家,讓不一樣的火鍋特色與料理手法透過互相分享,碰撞出意想不到的人情火花,也讓火鍋一條街獨有的街區風采走進更多人的記憶中。
依著城市街巷的群聚效應,商業司品牌一條街期待能陪伴街區永續成長,透過低碳化輔導,減少一次性餐具的使用、導入環保吸管及餐巾紙,逐步朝向綠色餐飲邁進;也持續協助店家數位化、智慧化經營,街店間彼此共享品牌效益且共同成長,讓特色街區成為城市中溫暖的在地風景。●

口味既多元又能一次享受豐富食材,靈活滿足大眾個別的喜好。
品牌一條街 經濟部商業司於 110 年提出「品牌一條街」計畫,以高雄鹽埕奶茶一條街、臺南成大異饗一條街為號召, 集結超過50間店家參與,打造街道亮點空間、線上數位行銷、振興消費優惠與主題踩街活動等, 參與民眾超過20,000人次,也凝聚在地組織與店家共識,自主延續相關行銷推廣模式。 111年加入高雄三鳳南北貨一條街、臺南海安餐酒一條街, 112年加入高雄仁武火鍋一條街、屏東職人一條街, 透過辦理品牌行銷活動,協助實體店家與在地特色連結,吸引人潮帶動商機、創造店家集客力。 經濟部商業司「品牌一條街」計畫期盼未來能持續擴散與發展, 塑造更多各地的品牌一條街,邀請您一起細細品味臺灣各城市街巷的美好。
▍更多街區故事|品牌一條街 (⇐ 點擊發掘不一樣的街區特色,或掃下方QRcode)

廣編特企 經濟部商業司
攝 Rafeal Wu
文 小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