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 story 105 I Can’t Live Without Café
在這危險的宇宙
你要有地方可以躲
文 Peas Lin 插畫 廖振堯
┃ Peas Lin ┃

Peas Lin 小日子副總編輯。習慣的店會一直去、喜歡的飲料會反覆點,儘量在常去的區域都建立一個心的據點,因為腸胃問題,咖啡的喜好從拿鐵 → 熱美式、手沖 → 通寧咖啡,最近進入新的時期:漂浮咖啡。

每次坐在咖啡店裡,我都會變成另一個自己。
也不是說那不是我,而是,本來就在我身體裡面的認真魔人模式,會開到 120%,即使沒人在看著我,我也會一直想像有目光正在注視著我,懶散和廢廢的我,在咖啡店裡,沒有生存的空間,所以時候到了,感到截稿的嚴寒將至,我就會躲進咖啡店。
本質上是穴居動物的我,只要去習慣了的店就會一直去,有時離群索居都在寫稿裡過日子時,咖啡店也是一整天裡能汲取一點人群溫暖的所在。能讓我感到「習慣」的店,都是能在簡單的互動中,卻微妙地感覺到每個人都很溫柔的。
我大學在臺南念的,出社會後一直都做編輯工作,每年總是巧妙地有幾次機會能去臺南,把握這短短幾天,採訪完就會自己一個人跑去寫稿,十年前還是大學生時第一次去了 a Room,八 年前剛出社會工作時第一次去了浮游,人生中第一次聽見宋冬野,整個下午都迷濛地包覆在那沙沙的歌聲裡,後來自己去, 也跟不同時期重要的人去,但還是最喜歡一個人去,在這些地方,浸泡在記憶裡,有時候會忘記時間已經走了這麼遠。
在臺北,最最最常去的就是沛洛瑟,曾因為很多不同的原因叨擾過,想寄放雜誌、需要地方訪談,總是被應允,即使不曾特別跟誰相熟,這樣淡淡輕輕卻又被照顧著的感覺,在其他地方都找不到。其他依不同情形出沒的分別是光景、民生工寓及秘氏, 這些店的共同點就是拿鐵都相當美味,承上面的習性,我只要喜歡的東西就會一直點,在喝到胃食道逆流之前,我曾是堅定的拿鐵擁護者,這些店也都有著其他我很喜歡,喜歡到一直跑去點的單品,分別是季節限定的橙酒拿鐵、全臺北最好吃的瑪德蓮還有熱紅酒。
在這個不停變動和隨時混亂的世界,有著已經背起菜單和認定某個位子是自己專屬的店,我就會感到,絕對的安全。●
┈┈┈┈┈┈┈┈┈┈┈┈┈┈┈┈┈┈┈┈┈┈┈
Cover story 105 I Can’t Live Without Café
Part 1 咖啡店就是 你我的性格相遇之處
Part 2 咖啡不只是咖啡 有甜有鹹才完美
Part 3 臺灣咖啡再升級 科學分析破盲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