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起床的時間有點晚,天氣又炎熱,那麼可以烤一份布丁。這是能在有限時間中完成,端出那刻還能保證受到家人或自己喜愛的甜點。
做布丁真的可以很悠閒,因為這是不需要揮汗打發任何一個誰就可以完成的甜點,也因為食材中的牛奶、蛋與糖都便宜實惠,就算失敗也沒什麼好心疼的。
布丁不需要太多的裝飾就會有自成一格的小小優雅,這跟日本老電影裡的昭和年代相仿,和蕾絲桌巾 、及膝圓裙與領帶連成一片時代風景,感覺那時在咖啡館端上的布丁一如昭和年代的愛情,都是柔軟老派卻樸實的那種。
–昭和年代布丁–
【器具】
布丁模 x4
打蛋器 x1
烤盤(深型) x1
篩網x1鋼盆 x1
鍋具 x2
烤焙紙 x1
【食材】
—焦糖—
細砂糖 40g
冷水 15g
熱水 15g
—布丁—
無鹽奶油 少量(抹模型用)
牛奶 260g
鮮奶油 85g
細砂糖(1) 20g
香草豆莢 1/3支
細砂糖(2)10g
全蛋 兩顆
蛋黃 兩顆
【做法】
—焦糖—
細砂糖與冷水裝入小鍋中,以小火煮至出現焦糖色(煮焦糖要有耐心,出現焦糖色之前絕對不可以攪拌) 。
出現焦糖色後馬上加入熱水,攪拌至糖粒溶解即可。
—布丁—
用小刀劃開香草豆莢,以刀尖刮下香草籽。
牛奶、鮮奶油、細砂糖(1) 與香草籽入小鍋中煮滾後熄火。
蛋黃、全蛋與細砂糖(2) 打散成蛋黃鍋,將稍稍降溫的作法(2)沖入蛋黃鍋(一邊倒入一邊持續攪拌),拌勻後過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