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拉瑞揚×優席夫】創作的秘密武器是 真正的自己
聊聊天 享譽國際的原民藝術家聊聊回家與夢想 撰文=王常怡 攝影=林志潭 企劃協力=法藍瓷想像計畫 場地提供=西門紅樓 布拉瑞揚(左) 臺東金峰嘉蘭部落排灣族原住民、編舞家。國中畢業後開始
聊聊天 享譽國際的原民藝術家聊聊回家與夢想 撰文=王常怡 攝影=林志潭 企劃協力=法藍瓷想像計畫 場地提供=西門紅樓 布拉瑞揚(左) 臺東金峰嘉蘭部落排灣族原住民、編舞家。國中畢業後開始
我常常在想,如果花蓮是一個人,它實在非常高大,而我們只是住在一根手指頭上。我和先生小岡搬到這裡後,每天都在認識新奇的事物,無論是讓人手上沾土的菜園、可以拿來取暖煮茶的漂流木、或是刺骨凜冽的東北季風。我們像是落腳了,但其實更能夠在自己的土地上旅行,遇見新事物。
七嘴八舌每個人都可以是導演 一種創作想法 敲打城市中的喜怒哀樂 走在城市裡,抬頭看看周遭人群,竟發現多數人表情冷漠,動作與生活彷彿機械化,打卡、上班下班、賺錢、漫無目的逛街,早已忘了腳踏土地感覺,更不
假如只能挑一首歌來理解 George Martin 的貢獻(還有何以 The Beatles 是個偉大的樂團),我想請你聽聽只有短短兩分鐘的〈Eleanor Rigby〉,收錄在 The Beatles 1966 年的《Revolver》專輯。
另一種地方生活提案 在臺東 為漂流木停留 口述=水哥、陳勤、羅正傑 在臺北打拚多年後,水哥回到臺東。隨著創作日漸成熟多元,感念傳承的重要,創設了「阿水工房」。因為漂流木技藝的傳授,將三人命運聯繫在一起
不過,早年那些歌裡一面在異鄉打拼、一面思念遠方情人的主角,總有著不得不離開老家的苦衷,也總是背負著生活的重擔,以及出人頭地、衣錦還鄉的壓力,不宜以「流浪」名之。即使是描寫江湖浪子的歌,那些兄弟的飄浪人生,也總帶著身不由己的苦楚。
Cover story Without music, life would be a mistake 口述=宋冬野 27歲中國民謠歌手。2012年辭掉工作專心做音樂,曾經以4、5塊人民幣度日,但是看上
Cover story Without music, life would be a mistake 口述=魏籽 設計工作者,曾入圍金曲獎最佳專輯包裝獎。和友人合夥成立深圳「舊天堂書店」及「舊天堂 O
Cover story A Craftsman’s Daily Life 撰文.攝影=小山舍 由阿丹、Ray、小靦三位男孩所組成草食草根團體,堅持用身體的勞動去實驗、創作「多肉植物」。試著
「金繼」又叫金繕,是一種漆藝技法。將生漆黏合器皿碎片,表面再敷以金粉或銀粉。對我來說,它不只是陶瓷修復,更是一種讓美麗再生的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