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忠宜│學習碰撞與思考 才能看見更好的自己

我所認知的美感常識幾乎都在日本養成,主修攝影的我,常常一整天泡在學校裡的暗房,後來意識到沖洗耗材太貴了,為了更精確沖洗出想要的成色,去修研色彩學,進而認識字體學等專業知識。日本在技術上嚴謹,思想上卻自由奔放,常常問教授一個問題,他的回答是一 長串書單,得自己去找尋答案,在開放學風的薰陶之下,我邊玩邊學,非常盡興,畢業作品甚至獲得評選,被送至東京知名藝廊辦聯展。

陳慧翎│電視劇改變了我 甚至深深影響更多生命

這十年間,變化最大的就是題材。2010 年原本有個葬儀社的劇本,內容關於生死,那時連輔導金都拿到了,但完全找不到願意拍的電視臺,只能胎死腹中。直到近年《出境事務所》播出,大家才忽然意識到,這種職人劇原來有人會看的,我不認為這是觀眾口味的變化,觀眾是可以被教育、培育的,如果持續產出好的東西,大眾的喜好是會被改變的。

盧廣仲│一定要相信走過的路都會變成生命的幾分之幾

盧廣仲在學生時期出道,對當時的他來說,創作是一個人的自言自語,只為分享眼中有趣的世界,於是吃早餐、校園美女、甚至是對頭髮的哀悼,都變成了詞曲。他喜歡在歌裡偷偷埋下對自己有特別意義的詞句,〈我愛你〉裡:「曾經在我眼前,卻又消失不見,這是今天的第六遍。」源於小時候的他,有著所有事情都要做六下的強迫症;而〈大人中〉提到「上班的人在五樓」則是因為當兵時的辦公室就在五樓。喃喃唱著自己成長的記憶,悄悄觀察聽者不同的想像和解讀,是他私藏的小樂趣。

世界上的大城市 城市中的小小店

位於沖繩的「URARA 烏拉拉二手書舖」是日本最小的書店,URARA 原為風和日麗的意思,店內販售沖繩相關的二手書、明信片、衣服和手袋等,溫潤木質建築坐落在熱鬧的沖繩市場裡。

夏野豆行│來到巷裡 用一杯咖啡和自己相處

在咖啡業界待了八年多,開一間咖啡店似乎成了理所當然,一次騎著機車亂晃,偶然讓我遇見了這間轉角店面,20 多年的鐵皮破屋,僅小小兩坪卻莫名吸引著我,當時只想著,如果兩坪的店都做不起來,那也別做咖啡夢了,便馬上租了下來,與同是咖啡痴的夥伴小二,一起建立起了這家店。

小市場咖啡│循著市場燈光 回家實現理想

成年後我離開暖暖,晃眼六、七年待在臺北。幾年前媽媽決心退休收起店面,我才恍然意識自己離家鄉越來越遠,再不回來,也許就回不來了。不想再過庸碌的都市生活,我接手攤位,四周搭起外牆,大片透光玻璃讓陽光進來,咖啡店開張,鄉愁也有了安放的地方。

Left Menu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