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世芳│唱片封套的魔鬼密碼
左看右看,封套設計愈看愈像藏滿密碼,宇宙天地的答案一定都在裡面,歌手一定有什麼祕密要告訴我們。於是把封套顛倒了看,照著鏡子反過來看,斜斜地轉著角度看,自以為破解了「驚天祕密」。在那沒有網路留言板和臉書的時代,竟也有好幾則「封套密碼說」流傳極廣,到現在還有不少人言之鑿鑿呢。
左看右看,封套設計愈看愈像藏滿密碼,宇宙天地的答案一定都在裡面,歌手一定有什麼祕密要告訴我們。於是把封套顛倒了看,照著鏡子反過來看,斜斜地轉著角度看,自以為破解了「驚天祕密」。在那沒有網路留言板和臉書的時代,竟也有好幾則「封套密碼說」流傳極廣,到現在還有不少人言之鑿鑿呢。
據說我很小的時候,我們不停地搬家,有時候箱子裡的衣物還沒全部取出來,又要搬家了。但這些無根的遷徙我完全沒有印象,四歲那年,終於有一個安定的居所
搖滾初興的年代,流行單曲長度很少超過兩分半鐘,這是因為直徑七吋的單曲小唱片單面容量只有三分鐘。歌者要告訴你的一切峰迴路轉、愛恨情仇,都得在 150 秒內解決。
三年前的春節連假,我在小年夜抵達麗江。原以為對雲南已經熟門熟路,不需計畫,沒料春節期間所有巴士停開,要離開麗江,只有報名旅遊團,搭遊覽車。哈拉半天,蒼鷹的團並沒開成,我速戰速決,走進張燈結綵的一般旅行社,報名了最陽春的行程,總算離開喧鬧的麗江古城。
專欄 一人旅 我特別喜歡有「古城」的城市,像是雲南的大理,泰國的清邁。那麼,一定對歷史很熟悉囉?不,我對這些古城歷史的認識,也就是旅遊書上或城門碑文那樣片面,亦不求甚解。因為「古」城魅力已不在真正的古
前幾天看到一篇文章,關於「史上仍能演奏的最古樂器」。原本以為大概是兩河流域蘇美文化或者古埃及的東西,五千年的文物吧?也真夠老了。仔細一讀,卻發現比那還要古得多。
距離在香港的大學教書已經 20 年了,這個畫面與氣味一直留在我的記憶中,那是初冬的一個雨夜,我那樣歆羨著一鍋湯,以及共享靚湯滋味的一家人。「妳怎麼知道那是一家人?說不定人家也是一個人獨居啊,不能煲湯喔?」聽著我有點惆悵地談起那個夜晚的朋友,突然出聲。是啊,為什麼守著一鍋湯的一定是一家人呢?可能是因為從我有記憶以來,好湯總是要和家人一起分享的吧。
一路衝鋒陷陣,鑽過人群的縫隙,突圍而出,我的目標十分明確,每一次從這個城市甦醒的第一份早餐,正在召喚著我。
我為什麼會來到這裡?這不知方位,完全陌生,什麼都沒有的小站。當然,是因為,搭錯車了。
特倫汗(Trondheim)是一個 18 萬人口的小城,位於挪威中部。信不信,從這裡發跡的一間音樂公司,居然是橫掃東亞的 K-Pop、J-Pop 軍火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