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h】不和諧的日常・倫敦
攝影師行走手記 不和諧的日常﹒倫敦 攝、口述 Ash 文 鄭雅文 Ash 1984 年,畢業於英國 Goldsmiths, University of London, 主修攝影,現居臺北。拍攝人物時不
攝影師行走手記 不和諧的日常﹒倫敦 攝、口述 Ash 文 鄭雅文 Ash 1984 年,畢業於英國 Goldsmiths, University of London, 主修攝影,現居臺北。拍攝人物時不
文 駱亭伶 攝 阮璽 張雍 攝影師,布拉格電影學院(FAMU)畢業。2003年起旅居布拉格,2010年搬到斯洛維尼亞,2015年開始拍攝歐洲難民議題。 如果你問我攝影師的角色是什
攝影師行走手記 時空電梯.京都 攝、口述 阮璽 文 駱亭伶 阮璽 1981 年生於臺北,阮義忠攝影工作坊臺北經營人,多所教育機構大專院校攝影講師。曾做了15 年業務,賣過蘋果電腦和老家具;夢想成為幽默
攝影師行走手記 讓我想一想.摩洛哥 攝、口述 鄭弘敬 文 吳亭諺 鄭弘敬 1983 年生於臺北,2007 年赴日學習攝影,現以臺北為攝影據點。主要以底片機進行創作,從自己居住周圍與自身經歷為基礎拍攝影
在林口朋友家飽餐一段後,一夥人決定到老公崎步道散步。下午三點的光很柔和,植物在山谷裡安靜生長著。這畫面讓我想起攝影師馮君藍的作品《光照微塵》,書中的照片都是以自然光拍攝,我覺得沒有刻意造作的光線是最美的,陽光下,人與自然萬物就像空氣中揚起的塵埃,有自己的生命和表情。
攝影師行走手記 幽景.日本 攝 韓承燁 文 韓承燁、駱亭伶 影像、音樂創作者。2012 年出版攝影集《遠方》, 2014年舉辦個展「強制破壞方法」,同年參加日本Art Os
攝影師行走手記 冬日‧紐約 攝、口述 高啟舜 文 駱亭伶 1985 年次,土生土長的臺北人,從有意識以來,就一直在從事著影像工作,也因為這份工作,跑遍了半個地球,體驗著不同
工作室日常 夢想、工作與喜愛事物合一的地方 撰文=鄭雅文 攝影=韓承燁 黃昏的一道光線順著陽臺的毛玻璃折射進木頭地板,空氣裡的微塵在光線下迴旋,時間緩了下來。這是攝影師Edward與太太第一次看見這間
鏡頭穿梭日常看見童趣的小日子 一種視角 用鏡頭說故事 我一直是很草根的人,做什麼事都想要對這片土地和人有一些接觸。這些年來一直從事攝影相關工作,大學時期只要暑假有空就會回母校協助,拍照記錄學校孩子們的
口述=蔡佩烜(打開聯合文化旅店執行長) 成功大學建築碩士, 從建築、空間設計,擴展到藝術展覽、藝文酒吧與服裝設計領域, 2009年與建築藝術家劉國滄、日本建築師藤本壯介合作設計「佳佳西市場文化旅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