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四平小館|細火慢熬的酸菜白肉鍋 守護姑丈一輩子的執著
四平小館的代表符號是圓形,象徵圍爐的圓滿,我們也會繼續讓四平街飄香著東北老味道,守護姑丈那份對火鍋的執著。
四平小館的代表符號是圓形,象徵圍爐的圓滿,我們也會繼續讓四平街飄香著東北老味道,守護姑丈那份對火鍋的執著。
如今每週四仍是店裡固定公休日,一如過去爸爸那輩聚首在大鍋邊,我們四兄弟也會繼續帶著下一代炒出我們家沙茶,讓屬於家的味道持續飄香。
在我的記憶裡,「香港私宅打邊爐」可以說是最貼近家的味道,而對廣東人而言,打邊爐是守在爐邊涮食物的意思,涮的動作就像用筷子「打」在鍋邊發出鏗鏘聲響,所以廣東人管吃火鍋叫「打邊爐」。
天天泰的裝潢也一改大家熟知的金碧輝煌與佛陀和大象等意象,以輕曼菲斯風格來大膽定調整體空間設計,吃鍋時還會附給你一個可愛的圍兜兜,我和伙伴們衷心希望,當大家走進天天泰時,心情也能every Thai。
在臺北西區我最喜歡兩種鍋正好和移民聚落有關,一是國府來臺後的北方口味「酸菜白肉鍋」,一則是更早期的南方料理「沙鍋魚頭」。咱們中午一鍋外省老爺子、一鍋晚上臺客拼酒,兩鍋吃個酒足飯飽恰恰好。
「火鍋」是臺灣最為重要的飲食型態,口味眾多湯底、菜盤、與肉類,與琳瑯滿目的火鍋料;無論是一個人自己吃的小火鍋,或是眾多好友聚餐首選的酸菜白肉與麻辣鍋,火鍋在臺灣人心目中的地位,應該很難被動搖。
臺灣人一年四季都愛吃鍋,這些充滿地方感的火鍋食材你吃過嗎?
記憶裡因為鑲嵌了這些兒時滋味,陣陣香氣的反覆堆疊,都像堡壘 , 讓我們躲在某個城市角落裡用吃喝耍廢時,都能感覺自在,感覺安全。長大後的每一天,都是在競爭激烈的都市叢林裡開疆闢士,每當精疲力竭,很高興一回頭 ,總有幾條等著我的戀戀兒食路。
大家對我的想像可能是休假日也會在家好好地為自己做頓飯,但我真正的休日時光跟外界想像的人設是很不一樣的,做很簡單又習慣的料理或者直接叫外送,打開熱愛的卡通重複地看,按下播放鍵那瞬間我就遁入休日時光屋。
我們喜歡的店﹏﹏﹏﹏﹏﹏ ♥ 在鹽埕地帶的無盡摸索用愛孕育出的蔬食綠洲 文 HaoHao Lin 攝 Rafael Wu 口述 昭霖、黃閃、恆宜、鈺淳 ┃ 小明星 Little 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