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忠宜│學習碰撞與思考 才能看見更好的自己
我所認知的美感常識幾乎都在日本養成,主修攝影的我,常常一整天泡在學校裡的暗房,後來意識到沖洗耗材太貴了,為了更精確沖洗出想要的成色,去修研色彩學,進而認識字體學等專業知識。日本在技術上嚴謹,思想上卻自由奔放,常常問教授一個問題,他的回答是一 長串書單,得自己去找尋答案,在開放學風的薰陶之下,我邊玩邊學,非常盡興,畢業作品甚至獲得評選,被送至東京知名藝廊辦聯展。
我所認知的美感常識幾乎都在日本養成,主修攝影的我,常常一整天泡在學校裡的暗房,後來意識到沖洗耗材太貴了,為了更精確沖洗出想要的成色,去修研色彩學,進而認識字體學等專業知識。日本在技術上嚴謹,思想上卻自由奔放,常常問教授一個問題,他的回答是一 長串書單,得自己去找尋答案,在開放學風的薰陶之下,我邊玩邊學,非常盡興,畢業作品甚至獲得評選,被送至東京知名藝廊辦聯展。
市容不僅直接影響外國遊客對社會素質的評價,也與市民對生活環境的認同有緊密關聯。兩人認為,主觀的審美判斷無法作為前進的依循,凝聚群體的共同信仰才能够建立標準。
一年一度臺灣學生設計展「新一代」甫落幕,作者彭星凱擔任展內「金點新秀設計獎」包裝類評審。隨著即將來臨的畢業季,此次專欄邀請平面設計工作室「卵形 OVAL」負責人葉忠宜,對臺灣設計教育問題提出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