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觀察室|電影】《海邊的曼徹斯特》為那些人生曾戰勝不了的事 重新開始
一望無際的海,船緩緩駛著,這裡是美國曼徹斯特海邊,起起伏伏的浪潮拍打船身的聲響,讓心情平靜,翱翔在天空的海鳥也為這片美麗添些祥和⋯⋯如此愜意、美好的城市,讓人想在此停駐。 曾經住在曼徹斯
一望無際的海,船緩緩駛著,這裡是美國曼徹斯特海邊,起起伏伏的浪潮拍打船身的聲響,讓心情平靜,翱翔在天空的海鳥也為這片美麗添些祥和⋯⋯如此愜意、美好的城市,讓人想在此停駐。 曾經住在曼徹斯
幾乎是一眨眼的時間便把書讀完了。許菁芳筆下的《臺北女生》,像是一碗飽含深厚功夫的咖哩飯,看上去平凡簡單,入口卻回味無窮,只想一口接著一口。能品嘗到,這女生定是花了許多生命經驗在熬煮這碗咖
書本是一個作者表達情感最直接的方式,也是個能傳遞溫度給讀者的管道,而很多時候,圖像更勝一切語言;就像《紙上的小宇宙》這本作品集,幅幅創作都代表著不同故事,這也是作者安哲的小宇宙裡,最重要
想不起確切時間,只記得在腦子還小小的、識得的字少少的時候,在課堂上懵懵懂懂地接觸「瀕臨絕種」的字眼,感覺不出強烈的重要性,卻是我與臺灣黑熊的第一次邂逅。 紀錄片《黑熊森林》,由曾獲金馬獎
看電影之前,或許會抱著對導演李察林克雷特(Richard Stuart Linklater)先前的電影聖品:《愛情三部曲》、《年少時代》的那份憧憬走入電影院。 原以為會有少男少女們深夜獨
紙張多變得像個人,有時柔軟,彷彿一不小心就受損,有時卻剛硬得似銅牆鐵壁。 「真正的手工紙有『力』的感覺。」從未參與過的造紙歷史,在博客來與樹火紀念紙博物館規劃的展《紙的旅程》中體驗到了。
2009年莫拉克颱風重創小林村,餘生者僅47人;人文電影導演陳文彬於災後三年進入小林村拍攝紀錄片《此後》,記錄餘生者該如何繼續向前走,勇敢面對未來。何謂從此之後? 「我們都是被逝者留下的
面對海洋,直覺都是奔向前的。我曾在臺灣離島的機車後座上,遠遠看見緩慢起伏的海洋,在夕陽餘暉下粼粼著綿長的微笑。 卸下鞋帶的鬆綁,讓雙腳浸泡在澄澈的海水之中,任憑沙隨波逐流,
「自然之浩大,總能忠實地反映在我真摯而脆弱的靈魂裡。」——法國作曲家克勞德・德布西。 旅法的臺灣導演郭承衢首部劇情長片《德布西森林》,故事敘述在遠離大城市的森林裡,一對母女過著與世隔絕的
如果有個「你心目中最精彩絕倫的電影」排行榜,那麼我想《完美陌生人》這部片一定榜上有名,而且名列前茅。 《完美陌生人》描述一群好友相約共聚晚餐,談笑風生地享用一桌豐盛佳餚。有人心血來潮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