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觀察室|電影】《海邊的曼徹斯特》為那些人生曾戰勝不了的事 重新開始

  一望無際的海,船緩緩駛著,這裡是美國曼徹斯特海邊,起起伏伏的浪潮拍打船身的聲響,讓心情平靜,翱翔在天空的海鳥也為這片美麗添些祥和⋯⋯如此愜意、美好的城市,讓人想在此停駐。 曾經住在曼徹斯

【讀者觀察室|書籍】深夜閱讀《紙上的小宇宙》進入藝術家的內心世界

  書本是一個作者表達情感最直接的方式,也是個能傳遞溫度給讀者的管道,而很多時候,圖像更勝一切語言;就像《紙上的小宇宙》這本作品集,幅幅創作都代表著不同故事,這也是作者安哲的小宇宙裡,最重要

【讀者觀察室|電影】《黑熊森林》探索大分深山 感受有熊國度的生命溫度

  想不起確切時間,只記得在腦子還小小的、識得的字少少的時候,在課堂上懵懵懂懂地接觸「瀕臨絕種」的字眼,感覺不出強烈的重要性,卻是我與臺灣黑熊的第一次邂逅。 紀錄片《黑熊森林》,由曾獲金馬獎

【讀者觀察室|電影】《德布西森林》與大自然共生 找回最初的自己

  「自然之浩大,總能忠實地反映在我真摯而脆弱的靈魂裡。」——法國作曲家克勞德・德布西。 旅法的臺灣導演郭承衢首部劇情長片《德布西森林》,故事敘述在遠離大城市的森林裡,一對母女過著與世隔絕的

Left Menu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