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 Our Time】打造獨立音樂小房子 放送讓城市變得美好的初衷
另一種地方生活提案 駁二倉庫 In Our Time 口述=吳興宗 Hugo 社工系畢業,因聲音迷人,而走上廣播之路。曾獲第41屆金鐘獎「流行音樂節目獎」;對高雄的聲音記憶,自選曲是江蕙的《惜別的海
另一種地方生活提案 駁二倉庫 In Our Time 口述=吳興宗 Hugo 社工系畢業,因聲音迷人,而走上廣播之路。曾獲第41屆金鐘獎「流行音樂節目獎」;對高雄的聲音記憶,自選曲是江蕙的《惜別的海
Cover story Book Film Music 撰文=吳志寧 929樂團主唱、詩人吳晟的兒子,將父親對土地的關懷與文采呈現於音樂裡,在 2011年發行了自己的專輯《最想去的地方》。
Cover story No Music, No Life. 張雍 出生於臺北,2003年起旅居捷克布拉格,就讀布拉格影視學院(FAMU), 目前工作地為臺灣及斯洛
小清新、小確幸,常被認為是臺灣新世代的文化符號,但「小」字當頭的文化與生活氣息,是否亦即格局變小,視野變窄?如何在網路和自媒體盛行的時代,有所自覺?本期聊聊天邀請在臺灣時間幾乎多達三分之一,經常跟臺灣年輕世代演員合作的舞台劇導演林奕華,及長期合作的臺灣音樂「小」教父陳建騏,一起從創作的經驗中,談談何以「少即是多,小也是大」?並提出對臺灣新世代的觀察。
雷光夏讓我們等了九年,才終於出了第五張個人專輯《不想忘記的聲音》。若把 2010 年她參與的電影原聲帶《她的改變》和 2003 年舊曲新唱的《2003 逝(精選輯)》也算進去,出道 20 年,寫歌不只 30 年,總共也就這七張唱片。作為雷光夏的歌迷,真的要有堅持下去的恆心和耐心,才熬得過這漫長的等待。
左光平 廣播節目主持人與文字工作者,希望一輩子當個菜鳥,那熱情就會源源不絕。 大部分人心裡都有一、兩個勵志類的音樂來源,很多朋友常跟我提到 Mr. Children激勵了他們多少音樂夢想,許多創作人也
左光平 廣播節目主持人與文字工作者,希望一輩子當個菜鳥,那熱情就會源源不絕。 如果用入圍過什麼獎項來做他們的介紹,相較於他們的音樂可能俗氣了一些,畢竟以他們的樂手陣容來說,這已經不是什麼值得掛在嘴邊的
當年紀一甲子的樂隊遇上爵士樂老師 一個樂隊 音樂的衝突與新生 儘管音樂的融合已經屢聽不鮮,千變萬化。但在雲林縣莿桐鄉的孩沙里,有一段音樂融合的熱鬧鮮事正在上演。爵士音樂家李承育,遇上了一群西索米樂隊,
一種收藏 音樂就該是收藏在紙盒裡的產物 撰文.攝影=Kat 自由創作者,旅居溫哥華十年。愛看看電影,聽聽音樂,抱抱狗,拍拍照。個人網站: kat.com.tw Felt,一支來自英國Birmingha
一種創作 洄溯音樂本質的初衷 口述=昊恩 原住民創作歌手,現居花蓮,來自臺東卑南被稱為「金曲部落」的南王部落。開過民宿,得過金曲獎,也是音樂劇《很久沒有敬我了你》的原創故事與編導。暌違七年發行《洄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