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申豪|接受生命裡不可抗的分別 或許長大就是這麼一回事
在三十到四十的過程裡,發生了好多好多事,比如結婚、開店、遇到疫情、跟很年輕的人們組「VOOID」,我依然會有很劇烈的情緒起伏,像我從以前就極度抗拒別離,但玩樂團、開店、又或者年紀到了,人們就是會來來去去的,我只是慢慢比較能消化這些不可預期。
在三十到四十的過程裡,發生了好多好多事,比如結婚、開店、遇到疫情、跟很年輕的人們組「VOOID」,我依然會有很劇烈的情緒起伏,像我從以前就極度抗拒別離,但玩樂團、開店、又或者年紀到了,人們就是會來來去去的,我只是慢慢比較能消化這些不可預期。
憑著自身對音樂敏銳的嗅覺和獨特的創作才氣,陳星翰(Starr Chen)從歌手、編曲人一路發展成音樂製作人,近年甚至與夥伴們一同創建音樂廠牌,其全方位的成就已無須多言。對於許多臺灣的嘻哈迷來說,他無窮的創作能量十年不變──無論是作為何種身分,他依舊能在他所熱愛的音樂產業持續發揮他的影響力。
每個人都有屬於他們自己休息的方式,我也還在練習。對現在的我而言,我希望在這些得來不易的人生空檔裡,能夠完全地不再去想那些事情和工作,讓身心的開關暫停運行,而當我需要再把開關打開時,我相信我能夠變得更好,並投入到下一個生活的循環裡。
2021 年冬末,成團十年之際,四枝筆的首張專輯《我也相信了永久》可以視為這趟音樂旅程的階段性驗收。這些是他們所想做的新嘗試,以及吸收各方養分後的轉變。不只曲風從電氣民謠走向成人抒情;創作的主題也從可愛、直接的路線轉向隱晦。
對於竹東的印象停留在客庄小鎮,傳統市場的客家美食是記憶中的味道,但在走訪「Wah! 幾散竹東」後,重新挖掘到這一片土地雋永的歷史文化,深刻感受到不同族群的交融,以及竹東在地那一份待人熱情、真摯的溫度。
陪伴每個世代成長的歌曲,描寫一代人的情感,也描寫眾人的生活記憶。從流行歌曲中,我們聽到的不僅是音樂的流動,也聽見一地的文化與生活。
來吧!焙焙! 2016 年底宣布休團,各自朝不同方向奔跑前進。四年後,以大港開唱為起點,他們帶回更飽滿的生命經歷與對音樂不變的想望。本期小日子邀請到鄭焙隆、鄭焙檍兄妹檔,以及吉他手曾國宏、貝斯手陳弘禮,一起來聊聊關於音樂的過去與現在,還有多年來的堅定情誼。
理不清自己究竟是因為離開而獨立;還是因為夠獨立而選擇離開,又或者「獨立」其實內建在身體裡,只能透過應用來強化?我只知道一次又一次的出走,是因為有所追求,追求知識,追求視野,追求新事物的灌溉和思想的碰撞,是真正的想望。
可能很多人並不知道,年輕人能在家裡擁有自己的房間,回顧歷史,是很奢侈的事。當你終於擁有自己的房間,是不是會在牆上貼滿偶像的海報?我自己是貼過的:16 歲終於有了自己的房間,就在牆上貼了一大張幾乎等身尺寸的披頭四海報,又影印了六、七○年代搖滾眾神的照片,在另一面牆壁做成拼貼。門關起來,戴上耳機,這小小的房間,就是我的宇宙中心了。
在這裡,隨處皆是創作場域、對話空間和演奏舞台,即便走在街上或搭乘捷運,都能與聲音創作不期而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