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ye Candle|藏身民生社區玩出新點子 酷玩兄弟的蠟燭實驗室
民生社區的一處尋常巷弄走到底,Eye Candle工作室就是我們的蠟燭實驗室。創作造型蠟燭的過程,是結合科學和藝術的學問,也是理性與感性的交鋒。我是學雕塑的,哥哥凱元擅長平面包裝和廣告設計,最初我們想設計出結合立體造型又貼近生活的日常用品,從手工肥皂、棒棒糖到造型蠟燭,因為覺得對於吃和用在身上的東西並不擅長,所以最後很務實地用刪去法做出決定。
民生社區的一處尋常巷弄走到底,Eye Candle工作室就是我們的蠟燭實驗室。創作造型蠟燭的過程,是結合科學和藝術的學問,也是理性與感性的交鋒。我是學雕塑的,哥哥凱元擅長平面包裝和廣告設計,最初我們想設計出結合立體造型又貼近生活的日常用品,從手工肥皂、棒棒糖到造型蠟燭,因為覺得對於吃和用在身上的東西並不擅長,所以最後很務實地用刪去法做出決定。
Cover story A Craftsman’s Daily Life 口述=阿威 大學念建築,與夢夢為皮革品牌「Crossing Divide」工作夥伴。兩人的處女座性格表現在品牌形象與產品細節的
Cover story Good ideas for businesses 口述=黃建偉 「urban prefer」執行創意總監,積累八年的設計能量,所領導的品牌於今年大放異彩,獲德國
Cover story Good ideas for businesses 口述=王桐盛(小龜) 傳統餅店第三代,從崑山科技大學視覺傳達系畢業後,曾在臺南、臺中的設計公司任職,2012年由臺中
Cover story Good ideas for businesses 口述=Arnault Castel 選物店「kapok」創辦人,於法國南部出生及長大,其後移居香港工作,曾將 Lomogra
藏在臺東縱谷裡的綠色食堂 一種饗宴 擺一桌大地盛宴 說起臺東旅遊,旅客以往習慣沿著臺11線,徜徉在太平洋的風裡,看藍天、望大海。臺東這幾年興起「從產地到餐桌」的美食旅程,旅人不看大海,改開著車進入臺東
Cover Story Good Ideas for Business 口述= Poi 大學專攻動畫製作,畢業後進入潮牌負責視覺規劃與形象包裝,因此接觸真正的時裝產業,目前經營同名品
Cover story Good ideas for businesses 撰文=紀宛妤 攝影=林志潭 「咬學問」共同創辦人,Tomy為汎思國際設計總監,George背景從事國際貿易翻譯。他們將對美好
一種探索 大學生創業發掘未知 口述 Lander House「藍灯號」主要成員 Lander,象徵一群登陸者;House,聚集具創作能量的年輕生命,擁有家一般的溫度。強調創作者皆擁有改變世界的美好能量
撰文・插畫=張嘉行 蘑菇創業分子之一,應《小日子》之邀寫了三期專欄,現在要跟大家下台一鞠躬了。 創立蘑菇至今,我覺得最有意思的事情,在於那種未知的不明所以。想想這幾年,蘑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