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宥杰|慢下腳步 才能看到過去看不見的風景
世界變化太快,疫情三年,全世界都停了下來,對於小日子的經營,我也認為是該好好休息,重新調整腳步的時刻。在此期封面的設定也希望能有所突破,構想是一本沒有任何文字,近看才能隱約讀到其中訊息,是本寧靜,能讓人好好休息的雜誌。
無論每個人的休息方式是什麼,休息終究如同高速公路上的休息站,煩惱的事物不會因此結束,卻能讓我們重整步伐,迎接來日的挑戰。
世界變化太快,疫情三年,全世界都停了下來,對於小日子的經營,我也認為是該好好休息,重新調整腳步的時刻。在此期封面的設定也希望能有所突破,構想是一本沒有任何文字,近看才能隱約讀到其中訊息,是本寧靜,能讓人好好休息的雜誌。
無論每個人的休息方式是什麼,休息終究如同高速公路上的休息站,煩惱的事物不會因此結束,卻能讓我們重整步伐,迎接來日的挑戰。
搖下車窗,我貪婪地吐納著從嘴邊呼嘯而過的涼風。黑夜與白天交錯的時分,隱身在林子裡的萬物開始有了動靜,在融入大自然的時候便可感受到這股隱隱欲動、蓄勢待發的活力。
我是一個很兩極的人,比如說容易焦慮卻又常粗心掉東西,經常把整天卡得很滿,所以不會自稱懶散,我想像懶散是個略帶貶意的詞,在我的定義裡,應該說我只是很需要把時間留給自己的人。
因為這攤幾乎都是大叔如果只是跟台北 bar surfing 一樣,那有什麼特別的,就讓我分享一條臺南獨有的 bar + temple surfing 路線吧。
走進山林跟大自然學習生活的哲學 一次自然體驗 森林探索 待在城市裡,每天的生活都被限制在一棟棟水泥建築,悶久了,整個人的筋骨和精神彷彿也跟著被壓縮,渾身不自在。一到假日,我總會渴望到大自然躲一躲,散步
吃過晚餐吹起微涼的夜風,我從家中出來,一路往河堤的方向前進。等了兩個紅綠燈,便看見那條蜿蜒的溪水,橫在眼前,湯湯地奔流著。
不久前與朋友聊天,聊起在自己成長與長居的城市之外,有哪個城市是每隔一段時間會想念,或者總是會重複造訪的城市。我想了想,選擇了東京。幾天後,我因想念又飛東京,過了個週末。 是的,我與許多人
記憶裡刻畫的那些味道 一張地圖 西門町紅樓散步地圖 是什麼會讓你記住一條街道、一個景點?是一些名勝?抑或是一段歷史? 對我而言,真正隨著街景刻在記憶裡的,往往是一種味道、一間小店。 對常人而言是觀光景
口述=阮慶岳 作家,建築學者,策展人,在台灣各種音樂、藝術現場都很容易看見他的身影,領薪水的正職是元智大學藝術與設計系系主任。13 歲起定居民生社區近四十年,不久前自己買房才搬離。 文字=楊芩雯 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