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觀察室|文具】開在時光隧道裡的一間古文具店
我愛老東西勝過新玩意,老物件設計簡單、工法實在,就像誠懇的老朋友信得過且靠得住。日常讀寫書畫時,不離手的文房具更是老的好。朋友知道我的堅持,建議我去逛文具店「大人小學」,保證我會感到樂不
我愛老東西勝過新玩意,老物件設計簡單、工法實在,就像誠懇的老朋友信得過且靠得住。日常讀寫書畫時,不離手的文房具更是老的好。朋友知道我的堅持,建議我去逛文具店「大人小學」,保證我會感到樂不
黃昭文 平面設計師,現任《設計採買誌》視覺總監,平面設計經歷近二十年,使用筆記本已超過50本。 Q:你都如何選擇筆記本?又是怎麼使用它的? A:我用過很多各式各樣的筆記本,最後比較起來最習慣用無印良品
王耀邦(格子) Archicake築點設計創意總監,記錄筆記超過十年,從建築素描、策展規劃到心情紀事,都在他數量可觀的筆記本中。 Q:何時開始寫筆記的習慣?使用上有甚麼偏好? A:從大學念建築系的時候
Cover story 我的小日子╳ 30 人 口述=康嘉偉 服裝設計師,2001年創立個人品牌Pitotpaak,曾獲得多項國內外設服裝設計獎項,2010年受邀東京時裝週。現在住在嘉義,以職人之態度
Cover story 我的小日子╳ 30 人 口述=Cherng 以馬來貘之名走跳於網路,作品都以黑白線條呈現。善於把生活瑣事描繪得鉅細靡遺。可以邊吃飯邊畫畫不用換手。 文字整理=徐紫柔 攝影=潘怡
使用稿紙簡單地向青春致意 一種工具 回味傳統創作形式的喜悅 唰地在桌面上攤平一張稿紙,心中的微微緊張仍揪提著。期待像一顆石子,我旋開筆蓋,提氣遲疑了半秒,終於開始了今天的書寫計畫。 即使在電腦上進行文
我走進深深巷弄裡的店,四面都是玻璃櫃,擺放著各式各樣的鋼筆,而我站在門邊,感覺有些異樣。從店員到顧客,清一色都是男性,一個女人也沒有。店中央有張高桌檯,幾個男人圍住那張桌子,專心地寫字,有時也彼此交談。我在店裡東張西望,晃來晃去,沒有任何人抬頭看我,彷彿我根本不存在。這是在網路上查到的鋼筆專賣店,我想來找一枝適合自己的鋼筆。
一種經典 最親近生活的經典 口述=沈昶甫 攝影=林志潭 文具生活家,熱愛文具收藏與研究,經營「文具病」網站(www.stationeria.net),目前在台北開設專賣經典文具的小店「直物文具生活」。
創作對話 創作背後的故事總是有著汗水 撰文・攝影=葉思吟 十一 本東倉庫店長,也是「貓咪控」。工作之餘是位漆器創作者。 Q:「本東倉庫」創設的初衷? A:發想來自於老闆,也就是《胖臉兒》
創作對話 創作背後的故事總是有著汗水 撰文=謝雨珊 攝影=韓承燁 Tiger & Melody 平面設計與應用藝術出身的夫妻,先生 2009年起寫「文具病」部落格,2013 年成立「直物生活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