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見了 中銀膠囊大樓
每個膠囊裡有著居住的基本配備,在那個通勤都是一種浪費的泡沫經濟時代,中銀膠囊大樓提供了一個在都心中,可工作又可以休息的一個祕密基地。
每個膠囊裡有著居住的基本配備,在那個通勤都是一種浪費的泡沫經濟時代,中銀膠囊大樓提供了一個在都心中,可工作又可以休息的一個祕密基地。
我從淺草搭地鐵到新橋,再轉橫須賀線一路下到北鎌倉,接著轉乘江之電,往湘南海岸前進。我用盡全力追趕小津安二郎導演的人生軌跡,但行程緊迫,成日踅在電影場景與現實場景之間:《東京物語》裡的鎌倉大佛、《晚春》的鶴岡八幡宮、圓覺寺裡的小津之墓……在時間的隙縫裡,把所有可以捕捉到的畫面通通收攏進相機,像是要竭盡靈魂般,追根究柢,這就是一場生命的意外。
那是 1977 年的連續劇,那年的邦子也寫了那篇快生軒的文章。
看著羽田機場的飛機起降,不禁小小地羨慕起他們,能有機會坐在這個有著廣闊風景的辦公室裡,體驗這樣有趣的工作型態。
小日子駐站作者 | 李昀蓁 高架橋下的書香空間蔦屋書店中目黑 2016年的11月,可說是再度改變中目黑樣貌的「中目黑高架橋下」新設施計畫開幕,全長約七百公尺,從中目黑站開始,延伸至代官山與祐天寺站,電
我生長在東京六本木,18 歲到紐約唸藝術,回到日本生活了一段時間,接著到臺灣,在臺北生活大約八年了。年輕的時候離家,還保有對原生家庭的依賴,遇到挫折或困難,總是喜歡打電話回家聽聽媽媽的聲音,對家鄉的思念很單一,第一次沒有家人的陪伴,偶爾會有孤獨的感覺。
誠品首度邁出華人圈,在日本東京的首家據點「誠品生活日本橋」將於9/27(五)正式開幕。
位於銀座最受矚目的十字路口一端的Sony Building在去年(2017)三月歇業,並被拆除解構。 Sony Building為早期日本現代主義的代表作品之
谷根千一帶的氛圍相當的舒服,沒有目的的散步也經常會遇見由日式老房子改裝的書店、咖啡廳。在谷中銀座的外圍還有一小區,是昭和時期建造的木造房子,2012年開始被修復再生,重新注入新的生命,轉
著名的谷中銀座商店街上,有好多從昭和時期就存在的商店,裡面的老爺爺老奶奶們賣著仙貝、家庭料理、可樂餅或是串燒,而且價格相較於都心其他新開發的地區親民許多!這幾年隨著谷中熱潮也有好多新的咖啡或小店來到這裡,為這些古老的街道增添了一些新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