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中西區|在繁忙的城市中 擁有這些店是幸福的
西區是臺中人文薈萃之地,新興商店雨後春筍般冒出,然而比起努力追尋最新流行,我更擅長走訪歷久而彌新、不衰的店家。次次再訪會在舊時回憶疊刷新的記憶,層層堆疊在年紀漸長後,形塑出獨有的風格與樣貌,這樣的執著似乎也帶點固執的浪漫。
西區是臺中人文薈萃之地,新興商店雨後春筍般冒出,然而比起努力追尋最新流行,我更擅長走訪歷久而彌新、不衰的店家。次次再訪會在舊時回憶疊刷新的記憶,層層堆疊在年紀漸長後,形塑出獨有的風格與樣貌,這樣的執著似乎也帶點固執的浪漫。
五、六月臺中的陽光灑在身上溫度正好,走在西區的街道每刻都在感受美。隨意拐彎走進巷子處處都有驚喜等候,在睡到自然醒的午後,來趟西區探索之旅,每次走訪都為路上觀察學增添一筆精彩。
我一直覺得在臺南開店是一種信用問題。我並不是說關於維持穩定的營業時間(臺南人有他們自己對營業時間的堅持),而是店主們願意好好對待客人交付到自己手上寶貴的時間,並以自己能提供的最佳服務做交換。正是這無數次的一來一往,塑造了今日名店林立的臺南;也正是這無數次的一來一往,把臺南的土地變得會黏人。所以我們每隔一陣子就會想逃去那裡,逃去我們信賴的那個小小角落。
彷彿整座城市在耳邊呢喃,當走在臺南的時候總是會看見文學家葉石濤的那句:「臺南是一個適合人們作夢、幹活、戀愛、結婚、悠然過活的地方。」
忘記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相較於介紹自己是「左營人」,我更常說自己是「新左營人」。因為住在凹子底附近,我對左營的那片舊城、那片眷村都生分得很,連左營的地標蓮池潭對我來說都像是天涯海角。
去的時間長了,才發現原來駁二可以是個起點,從這裡出發、品味所有古老街區一樣鑽入巷弄,一步一腳印,細細感覺港區的氛圍、港都的日與夜。
離開高雄太久,喜愛的、熟絡的店家反而都落在臺南、臺北。於是我選了過去常走跳的三多苓雅,像在日本時那樣鑽巷子、逛櫥窗。因為北漂青年既然漂回了家,就該來重新愛上家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