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四平小館|細火慢熬的酸菜白肉鍋 守護姑丈一輩子的執著
四平小館的代表符號是圓形,象徵圍爐的圓滿,我們也會繼續讓四平街飄香著東北老味道,守護姑丈那份對火鍋的執著。
四平小館的代表符號是圓形,象徵圍爐的圓滿,我們也會繼續讓四平街飄香著東北老味道,守護姑丈那份對火鍋的執著。
在臺北西區我最喜歡兩種鍋正好和移民聚落有關,一是國府來臺後的北方口味「酸菜白肉鍋」,一則是更早期的南方料理「沙鍋魚頭」。咱們中午一鍋外省老爺子、一鍋晚上臺客拼酒,兩鍋吃個酒足飯飽恰恰好。
今年入冬的第一個火鍋,是我最喜歡的酸菜白肉鍋。我家的酸菜白肉鍋吃得簡單,600 g酸菜兌上 2500 ml大骨湯熬成湯底;幾樣蔬菜、自家製的蛋餃、幾樣市場尋來的火鍋料(六和市場的貢丸、東門市場的燕餃和三記魚餃)和肉片、蛤仔就是全部的食材,讓火鍋更美味盛大的秘密武器是一字排開很有氣勢的各種醬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