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芬芬 × 林立青|做工是為了討生活 看盡悲喜也笑看人生
今年,《做工的人》翻拍成電視劇,用草根的對白與幽默帶領觀眾走進工人們的日常,告訴你無論生活再苦再艱難,看似無望的人生其實依舊燦爛、充滿希望。
今年,《做工的人》翻拍成電視劇,用草根的對白與幽默帶領觀眾走進工人們的日常,告訴你無論生活再苦再艱難,看似無望的人生其實依舊燦爛、充滿希望。
我常覺得生而在世,理智是常備品,浪漫是必需品,而迷戀正好是理智與浪漫拉扯下的產物,我想好好詮釋那難以言喻的化學反應。
原來作為一個愛吃的人,只要胃被安慰了,永遠會有活下去的力量。
那一天是尋常的日子,吃到的也是尋常的韭菜盒子,哪裡知道現在再也吃不到了呢?一切所謂的尋常,從來都不是尋常的。
一鍋煮得剛好的米飯,一碗老老實實的麵,一塊煎的煮的烤的肉或者魚,配一點兒素菜,一口一口吞下肚,額頭微微出汗,輕嘆一聲,覺得這才是在過日子啊。
回望當初取名「製陶方式」,屬於他的製陶方法,也是製陶的方先生,他把對生活的想望捏成陶,送往別人家的餐桌,把創作時毫無雜念的心情延續下去。
何必害怕一個人上路,只要進到你想要走的山徑,沿途總會遇上志同道合的夥伴,就算無法全程同行,也絕對不會孤單。
懂得梳理千百個生活裡大大小小的萬一,才知道如何重新把彼此納進,不帶過多的期待但平心而處。
古道已非交通往來的樞紐,成為東北角乘載時代故事的美麗山徑,我在其中感受到每個子民渺小而偉大的重量,承接著地方過往,後人跟著前人亦步亦趨走向現代。
「要是有個地方有人可以泡茶給我喝就好了!」在戲言中,琥泊就被賦予了生命逐漸成形,從空間設計、選擇器皿到品茶體驗,無一不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