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品評七步驟 杯測基礎體驗上課囉
身為咖啡狂熱者,想深入一探咖啡奧秘卻苦於沒有管道入門的朋友們,不妨從以下七步驟,在家練習打開自己的味蕾,一起品評咖啡的酸苦滋味、感受後韻的香氣吧!
身為咖啡狂熱者,想深入一探咖啡奧秘卻苦於沒有管道入門的朋友們,不妨從以下七步驟,在家練習打開自己的味蕾,一起品評咖啡的酸苦滋味、感受後韻的香氣吧!
咖啡是我們百做不厭的題目,這期跟著不同的帶路人重新品嘗咖啡這個題目。無論海角還是天涯,都會有咖啡館存在,沒有絕對的好跟壞,就像生活時空的縮影,人人都有心中對咖啡館的想望。
劇情裡當女主角問起在意的家人當初為什麼離去,原該是知曉所有的壁虎伯卻說:「我只是一隻壁虎,我怎麼會知道呢?」那些無解的無形的,或許反而能好好種在生命裡直到結束,而那些總要靠物件提醒才能放在心上的,也許該好好整理丟棄,才發覺需要安放的始終只有我自己,剩餘的,是為容下更多。
去的時間長了,才發現原來駁二可以是個起點,從這裡出發、品味所有古老街區一樣鑽入巷弄,一步一腳印,細細感覺港區的氛圍、港都的日與夜。
「我最近幾天都只睡兩三個小時。」他說,語音剛落,卻又轉身忙著調整書架上的展示書,喃喃自語著:「黑色這本好像比較好看⋯⋯啊啊我喜歡這本的封面插畫!」彼得兩年前從之前的工作室搬到這裡,與其他四位設計師朋友共享空間,他特意選擇客廳位置作為工作區域,大大的工作桌緊鄰陽臺落地窗,即便陰雨天也能透進大片日光。
本期聊聊天邀請作曲家盧律銘與導演張耀升,除了談本部片用古典樂串連的音樂創作,也帶到臺灣女性風景,有時溫良恭儉讓,有時卻強悍得能扛起一座家的重量。
不再是少年 插畫家創作日記 ⊕ 川貝母 我喜歡畫出沒有表情的人物,動物也是,我常常取動物的特徵來做設計,這三年開始畫賀卡,豬年就是以豬鼻子想出不同豬的模
有些人喝咖啡,在意的是咖啡本身,這是有本事的人才能做到的事;大叔昔日文青時期,喝咖啡是跟為了找地方聊天,順便亂點卡布或拿鐵,這不是真的喝咖啡,頂多可以說是喜歡去咖啡館。
當年離開大學教職,曾有人問我:「妳教書教得好好的,為什麼要離開?」我對年齡有著敏感的覺知,如果要等到退休,還有十幾年,那些年輕博士與教師要飄流到何時?他們也都是很優秀的,也都滿懷理想,於是,我毅然離開了大學,戲稱為「騰位子」。這一次又要「騰位子」了,許多年輕作家都有上乘文筆與精彩的生活意見,我應該光榮除役,讓更多作家的文章在《小日子》吐露芬芳,而我可以繼續擔當忠實粉絲。
那一夜,我確定自己是「不耐咖啡因」的體質,只要喝了咖啡、濃茶,都會失眠。有了這項發現,接下來十幾年,拜咖啡因之賜,我變成夜貓子,獨自關在深夜的房間,寫了好多字、看了好多書、聽了好多音樂、彈了好多吉他……只需要一包即溶咖啡,一把茶葉,整個夜晚就都是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