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世芳|我的房間裡(一則廣播稿)

可能很多人並不知道,年輕人能在家裡擁有自己的房間,回顧歷史,是很奢侈的事。當你終於擁有自己的房間,是不是會在牆上貼滿偶像的海報?我自己是貼過的:16 歲終於有了自己的房間,就在牆上貼了一大張幾乎等身尺寸的披頭四海報,又影印了六、七○年代搖滾眾神的照片,在另一面牆壁做成拼貼。門關起來,戴上耳機,這小小的房間,就是我的宇宙中心了。

人生不是只有一種樣子 我的身分我來定義

會踏入社造,是因為 2015 年一群成大建築系的學生號召附近店家,不斷地找我們討論、開店家會議,目的是希望我們能夠跟社區裡的長者有多一點互動,讓他們不要整天都悶在家裡。我覺得這件事很有意義,一開始是協助,後來變成以我的店為據點,邀長輩們過來認識我的店、教做餅乾。

新興糊紙|就算最後會化成灰燼 也要傳遞的美好心意

活著的時候,因為有了房間,因此有了安置肉體與靈魂的堡壘,然而面對逝去亡者,由不可承受之重伴隨著思念,期盼著靈魂也能在彼邊安好。哭啊喊啊,用盡力氣,燒化我們曾經擁有的房間樣貌,將以往殷殷期盼的事物糊紙,在最後一段路途上,獻上的飽滿祝福。

Hans│用玩具補齊記憶的復古浪漫 關上門讓紛擾與我無關

我做決定比較浪漫,周遭的人起初都不太願意相信,無論店面或自己的房間,我從不事先畫設計圖,腦子裡幾乎不存在規畫二字,甚至尺寸也不量,家具行扛回的衣櫃擺了才發現高度過高沒辦法挪動,或我和我的貓都很滿意角落的那座蛇燈,於是毫不猶豫把原位的按摩椅送走,回想起有時是太衝動,但憑著直覺弄起來的結果還算不醜,人生也是如此。

柏蒼│頂樓是革命的起點 在富麗的洞穴裡安放自我

畢業後為了能有個不打擾家人,又可以盡情做音樂的地方,我把家裡原本頂樓的鐵皮倉庫,整理成自己的音樂基地。說來有趣,我其實不太會布置房間,大多是隨意把需要的東西拼貼在一起,像是家裡以前曾做過一陣子古典家具生意,所以在樂器、沙發和工作桌的旁邊,還擺著一張古典鴉片床和明朝的桌子,和團員們做音樂累了,就會直接睡在鴉片床上。

Left Menu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