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世芳|我要成為自己:再從「小日子」談起
這年頭「做自己」已經成為俗濫的口號,然而當你連「自己」是什麼都不知道,所謂「做自己」往往只會成為逃避責任的藉口。陳珊妮的「成為自己」,豈止對年輕世代的懇切提醒。對世界保持好奇,對他者學習同理,才有可能真正「成為自己」,那是一輩子的功課啊。
這年頭「做自己」已經成為俗濫的口號,然而當你連「自己」是什麼都不知道,所謂「做自己」往往只會成為逃避責任的藉口。陳珊妮的「成為自己」,豈止對年輕世代的懇切提醒。對世界保持好奇,對他者學習同理,才有可能真正「成為自己」,那是一輩子的功課啊。
假日裡,阿早用紙箱幫我們的小貓栗子做了幾個玩具,傍晚原本要自己煮飯吃,但是我突然好想吃牛肉麵啊,捷運站附近有以前我們常吃的一家紅燒牛肉麵,我跟阿早說,不要煮飯了,我們去吃麵。然後就跨上摩托車出門去。
移居臺東之後,每天能被早晨的日光喚醒,風徐徐的吹進屋裡,和伴侶慢慢地煮一餐,好好吃飯,偶爾坐在面海的茶室,喝茶或靜心,望著遼闊的海洋,海浪潮起潮落,就能放下所有煩憂。
即便現在的小套房絕不是一般人認知中家的模樣,對我來說,也不是 100% 的理想,但這是我在臺北的第一次有了歸處。我最喜歡角落是沙發,十餘年的租屋生活,你也許能買一顆懶骨頭,卻很少有餘裕能擁有一座沙發。
我和 GJ 都是露營迷,平常在室內,也想要過著如戶外般的生活,我們發現,種植物是最不花成本的軟裝,卻最快能融入美好舒適空間的捷徑。
其實我不認為情緒是不好的東西,負面情緒常常是引發我創作和書寫的起點,翻看自己的文字,有時會很驚訝以前會因為那樣的小事讓自己如此不快樂, 現下卻能看得很輕很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