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倫敦大街上的小酒館和電影明星並肩聽現場表演
Cover story Without music, life would be a mistake 撰文・攝影=張與庭 在台灣念英國文學,在英國研究台灣電影,現在倫敦任職於媒體產業,繼續搞文化交流。
Cover story Without music, life would be a mistake 撰文・攝影=張與庭 在台灣念英國文學,在英國研究台灣電影,現在倫敦任職於媒體產業,繼續搞文化交流。
Cover story Outdoor Festivals 口述=Dave 、Charlie 為台北野餐俱樂部的成員之二,是在英國讀研究所時認識的同學,回臺後希望將對英國生活的嚮往帶回來,於是和同期朋
一種滋味 英國百年Tea Shops的獵奇之旅 撰文.攝影=Greenmimy 29歲生日當天搭機降落英國,捧著微薄的積蓄和贊助前往倫敦藝術大學進修,完成兩個月的設計和藝術課程後,想繼續賴在
在英國人眼中,「明信片」屬於觀光商品,他們慣用的是「卡片」。英國人寫卡片問候是傳統的一部分,親筆寫下的祝福和親手密封的過程,不僅充滿隱密性也是一種正式的禮儀表現。
敦夏末蒐集一本本椅子書的風景 一種城市裝置藝術 Books About Town 關於椅子書的一切都要從Stanford書店說起,某天下午我在靠近Holborn地鐵站的街道閒逛,每次最吸引我目光的不是
Karpo 的 Full Breakfast 走精緻路線,將平常灑滿 1/2 盤的茄汁紅豆改用小碗盛裝,省略外來客人不見得愛吃的 Black Pudding,保留鹹吱吱的煎培根,我選擇清爽的水波蛋,只有半個手掌大小的歐式麵包切片烤得硬度恰當,還有一根香腸,配上一杯綜合莓果優格,這是我吃過最喜歡的一頓英式早餐。
一座小鎮 英國Sonning漫遊 攝影.撰文=葉思吟 文字工作者,因為愛登山、愛攝影,有幸走過許多簡單生活的小地方,替自己的足跡留下文字與影像的紀錄。 很多人認識泰晤士河,
一種思念 讓愛延續的方式 口述 朱全斌 人生經驗過不同的角色,包括電視製作人、紀錄片導演、音樂劇導演等,偶爾兼作插畫、編劇、專欄作家。目前為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廣播電視系教授兼傳播學院院長,仍持續在人生中
一間藝廊 倫敦東區最具代表性藝廊 撰文=江家華 現為報社文化記者,希望終生效忠紙本出版行業,對於視覺、影像藝術充滿濃烈興趣,最大願望是走訪世界各地看遍視覺創作者的驚人之作。 攝影= Joseph Ho
撰文.攝影=張與庭 在台灣念英國文學,在英國研究台灣電影,現任職於倫敦媒體公司,繼續搞文化交流。 優雅而內斂、嚴謹且自制、保守卻有點死板⋯⋯對英國文化的想像,總離不開這些被歸類為「土象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