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地圖對應一個時代!「透・南城」AI美學加持,穿行臺南400年
400年前的臺南是什麼樣子?臺南400城市空間大展「透.南城-城市穿行400年」 於臺南美術館1館熱展中,透過AI數位科技、藝術美學展現古都文化底蘊,提取不同向度的歷史脈絡、凝鍊當代涵養,也提出與城市一同前行的未來展望,引起觀展者廣大迴響。
400年前的臺南是什麼樣子?臺南400城市空間大展「透.南城-城市穿行400年」 於臺南美術館1館熱展中,透過AI數位科技、藝術美學展現古都文化底蘊,提取不同向度的歷史脈絡、凝鍊當代涵養,也提出與城市一同前行的未來展望,引起觀展者廣大迴響。
我和大多數人一樣,生活絕不悠閒,一天裡大部分的時間都奉獻給了工作。即使如此,我一直努力要求自己,絕不輕易敷衍常日裡的每一頓飯。原因在於,我總認為,食物是每日生活裡,最是輕易唾手能及的小確幸。
也許是四季如夏的天氣讓臺南人對於甜湯格外癡迷吧,飯後或是午後不自覺就會想要來一碗冰涼香甜的滋味沖去暑氣,搬來臺南七年了,也許本身對於甜度的接受度還跟不上在地人的程度,但飯後來碗甜湯或甜飲早已成為習慣,這樣的一天也才能稱上完整。
透過在我插畫中所創造出與記錄下的細節和脈絡,我相信,它們都能在時間的長河裡保有曾經創造者讓它們誕生的那份美好心意,不會抹滅。
溫黃的光、木質的櫃、精巧的器,在主理人琦琦的妥切擺放下,讓人能在僅有幾坪大的空間裡,感受到自己被這些美好物件緊緊地擁護著。
無法重玩的遊戲,只能透過攻略本的圖文重溫,但反覆翻閱的本子已經脫線、掉頁,對自己動手、重頭學起有興趣的陳炳宏,開始看影片找教學,一步一步學著修復書籍,把自己對過往時光的眷戀補完之後,技巧越來越純熟,朋友遂也找他協助修書,以電玩攻略本為起點,掉入了書籍修繕的萬千世界。
那時候剛換了房子,一直掛念著自己想擁有水晶燈,在臺南一間老夫婦經營的店面看到了這盞煙灰色的,即使從未刻意清潔擦拭,仍呈現著晶瑩剔透的光澤,那是我對古器物產生的第一印象,被精心打造製作細膩的物件,任憑時間長河如何沖刷磨損,也不會被剝奪它的美麗,反而是增添韻味。
受過嚴謹的藝術教育很長一段時間,在2017 年蛋君與夥伴兼伴侶晨嘉接觸到了「小誌」這樣的刊物形式,渴望自由的心在小誌裡找到出口,小誌沒有框架,能夠簡單也可以複雜,在小誌的召喚下,兩人成立了工作室,蛋君將過往的作品整理成小誌出版,參加了當年的草率季。
會踏入社造,是因為 2015 年一群成大建築系的學生號召附近店家,不斷地找我們討論、開店家會議,目的是希望我們能夠跟社區裡的長者有多一點互動,讓他們不要整天都悶在家裡。我覺得這件事很有意義,一開始是協助,後來變成以我的店為據點,邀長輩們過來認識我的店、教做餅乾。
無論你的地圖蘊含著怎樣的關鍵字,位在府城中心的臺文館都希望藉由這次的常設展,領你體會臺灣文學的迷人風采,並帶走一小片屬於你的文學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