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間書菜│帶幾本舊書 來換好米好菜
小間書菜的前身為舊碾米廠,相當於從前村落中的銀行,農民們扛著米到這裡換錢,承接了許多老宜蘭人的記憶,店長顯惠將開二手書店的夢想,與先生的友善農業結合,成了賣書也賣米、菜的書店。
小間書菜的前身為舊碾米廠,相當於從前村落中的銀行,農民們扛著米到這裡換錢,承接了許多老宜蘭人的記憶,店長顯惠將開二手書店的夢想,與先生的友善農業結合,成了賣書也賣米、菜的書店。
Cover story 017 Farmers’ Home Cuisine 休學去務農種出 Q 彈的稻米 ┃宜蘭小田田┃ 我出身雲林農家,小時候很討厭種田,因為辛苦、收入又低。一直到楊儒門「白米炸
Cover story Listen to the voice of the old streets 王士芳 移居宜蘭的高雄人,從人文脈絡裡發展創作的空間藝術者,因不捨建築作品「三星張宅」被賣掉而集
一種策展概念 台灣設計展 「Makers Boom! 設計。精造」 口述=汪麗琴 Grace 好樣集團執行長,她的生活裡隨處都是美感的展現,一手打造的「VVG Something 好樣本事」獲選全球最
一個部落 宜蘭大同鄉樂水部落 撰文・攝影=葉思吟 文字工作者,因為愛登山、攝影,有幸走過許多簡單生活的小地方,替自己的足跡留下文字與影像的紀錄。 由於熱中攀登百岳和上山納涼放空,經常行經宜蘭
一種滋味 季節限定的台灣火龍果 攝影.撰文=鄭曉雯 文字工作者。閒暇之餘,喜歡逛菜市場,跟攤販、小農學料理。期待在書房搖筆桿和在廚房拿鍋鏟的時間可以平均分配,就是理想生活。  
一間旅店 南方澳日新大飯店 The New Days 撰文 林世傑 一直以來都是文字工作者,現在回鄉開間書店自己選書來賣,在老婆有空、孩子上幼稚園以前,他多半在顧書店。 攝影 簡子鑫 初冬的微雨紛紛
Cover story 041 Life as a house 牽狗兒去散步隱身在肉桂樹林裡的 友善小屋 ┃ 吉仁 ┃ 吉仁 主要從事專業的生態繪畫,尤其以臺灣野
口述=葉品妤 & 華宇芝 好糧食堂共同創辦人,親手耕作稻米、蔬菜,自耕自食,以米飯為主軸創作各式料理,健康烹煮在地食材。 撰文=鄭雅文 攝影=林志潭 每天到菜園裡巡視,在三、四十種植物
創作對話 創作背後的故事總是有汗水 黃聲遠建築師跟一般人理解的「厲害」建築師不太一樣,他從美國念書、工作回台,不在台北開業接案,反倒去了宜蘭成立田中央設計群,用數十個建案一點一滴塑造了宜蘭的地貌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