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嶼晴西餐廳 G’day café|與海相望的脆培根
晴西在紅頭往青青草原的方向,馬路的左邊,大海的對面。踏上臺階就會發現戴著廚師帽的精靈在草皮上炯炯有神地望著海,這樣擺設,有種美國樂園融入原住民海島的特殊氛圍,但晴西無疑是視覺及味覺上都很道地美式的早午餐廳。
晴西在紅頭往青青草原的方向,馬路的左邊,大海的對面。踏上臺階就會發現戴著廚師帽的精靈在草皮上炯炯有神地望著海,這樣擺設,有種美國樂園融入原住民海島的特殊氛圍,但晴西無疑是視覺及味覺上都很道地美式的早午餐廳。
假日九點半前的早餐店,我是很不想進入內用的,因為總是擠爆了妝髮完整的漂亮小姐,或是手臂白的像水煮蛋的鮮肉猛男,對比悠閒自在又素顏的當地人來說有點壓力。除非我點我愛的珍奶,加上一盤邊邊焦脆的綠色蔥抓餅,還灑上了起司跟海苔絲的「綠色炸彈」。生活中簡單的碳水化合物,就能夠讓我沉醉在自己的世界裡,眼裡只有假日跟喜歡的早餐。
溫體臺灣豬浸淫著中印歐三地遊走的香料滷水,風味花了三年定調,風乾後以香煎代替爐烤,單吃已讓人醉心,「配菜們」也個個繽紛奪目,溫沙拉碗、水果優格、蛤蜊巧達、燉飯手法收捏的飯糰搭焗烤番茄,再給你香蒜軟法,和大人味用了貝禮詩奶酒和蘭姆酒做的奶油乳酪醬片切雜糧麵包,簡直分分鐘、一口口,都有種在歲末用嘴巴拆耶誕禮物的錯覺。
先用雞翅與筍絲鮮熬湯底,靈魂食材─肉魚餡漿,拿了豬五花和連皮的大目鮪(或黃鰭鮪魚),連同沙茶和特調中藥粉前一天就要預先炒拌備用,接著,香菇虱目魚丸、手剝高麗菜、蟹肉絲陸續下,再豪灑足量帶有明顯蝦油香氣的東港蝦猴,以及特殊的豆支去滾煮,豆支是只在屏東才常見的油炸長條狀黃豆加工食品,它串聯了整鍋精華後,準備帶著整批熱燙食材在食客的嘴中釋放。
福泰飯桌旁邊的新美街是以前著名的米街,早期整條都是輾米、製米的工廠,來到這裡的人,是紮實的做工人,早上一定要吃飽,才有體力展開充滿勞動苦力的一天,而習慣傳承下來,這裡僅平日營業,讓當地工人飽餐一頓。不管工作再怎樣辛苦,「吃飯皇帝大、努力加餐飯」是來到福泰飯桌裡用餐的人們,依舊能感受到的氣氛,
中非的早午餐除了經典的火腿、荷包蛋、烤土司之外,有更多西式的選擇,包括三明治、鬆餅等等,搭配由塞風壺煮製的炭火咖啡、曼巴咖啡或綜合咖啡,安靜地盛在白瓷杯或典雅的花杯中,又濃郁又香醇,老派的咖啡美學。
伊莉的店賣法式薄餅與三明治,乍聽到這樣的品項,一般人可能會以為是間網美店,但推開門進去,卻像走進了時光隧道一般,在帶著美式鄉村風的屋子裡,一桌桌坐的全是 60 歲以上的爺奶、 太太們,而正在為他們服務的店員也是一群約 40、50 歲左右的「姐姐」,一半以上都是老客人、熟客。
Cover story 100 Let’s Breakfast ── 地方早餐有自己的玩法 ── 熟悉的攤 簡吃一番 文、攝 劉書甫 臺中的代表性小吃,大麵粳是其
身為基隆人,餐桌上的每一天,可能會從乾麵餛飩湯開始、可能會從蔥油餅豆漿開始、可能會從燒邁排骨酥湯開始、也有可能從一份塞滿手撕豬肉且醃料入味的道地古巴三明治開始。謝謝 XieXie 美式早午餐,是近幾年基隆人心中新興的人氣早餐選擇,由一臺快餐車起家,老闆兼主廚 「芭廚」以一手藍帶廚藝學校的好手藝,將道地美式早餐帶進海港人的生猛日常。
Cover story 100 Let’s Breakfast ── 地方早餐有自己的玩法 ── 乾麵扎實氣力撐港邊 文 蘇筱嵐 攝 茹孟楠 坐落在臺灣東北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