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比德|和孩子共享 讓生活裡的變動成為陳列的風景
譬如我喜歡讓小荻多接觸不同材質的器皿,吃飯的陶器、喝水的玻璃杯,在觸摸裡培養對質感的敏銳度;也慶幸自己是個喜愛且欣賞玩具的大人,能夠和小荻共享,於是家中的玩具能夠順理成章地成為陳列的風景,成為視線所及的童趣。
譬如我喜歡讓小荻多接觸不同材質的器皿,吃飯的陶器、喝水的玻璃杯,在觸摸裡培養對質感的敏銳度;也慶幸自己是個喜愛且欣賞玩具的大人,能夠和小荻共享,於是家中的玩具能夠順理成章地成為陳列的風景,成為視線所及的童趣。
如果說咖啡店是為往來寂寞的靈魂提供溫暖慰藉,我便希望能描繪出這間店的靈魂,成為牽起人與人、人與店之間感情的橋樑,為這個冷漠的世界注入一些暖意。
慢慢添、慢慢加,用喜愛的物件堆疊出家的模樣。於我而言要對一個空間產生歸屬,必須是空間裡能有與自己頻率相通的東西,住進公寓的這幾年,我和玩具們就像陪伴左右的朋友、互相扶持。即便明白自己總有一天會搬離這裡,但美好的回憶仍會常存於心。
時間、山河、大海都在南澳變慢。阿筑把她認為看漫畫最舒適的模檬都在溜溜實現,讓每個客人都能不被打擾,沈浸在漫書裡,還有貓咪們作伴。剛剛好的寧靜譏心靈暫歇,待著就不想離去。
身為國家圖書館館員最重要的是能透過自身整合與判斷技巧,精準回應每一位讀者的需求,提供最適合的書籍,反之,可以藉由這項工作接觸到不同的專業,對自己而言也是一種知識的成長,因此,我感到十分幸運和幸福。
透過一次次測試、面對、反思和整理出學科筆記,除了訓練思路和心態,更能循序漸進、淬鍊出穩定的自己。聰不聰明是其次,只要每一次都有準備充分,心中相信自己能考好的力量就會越大。
整理是透過物品梳理過去,收納是明白要把什麼帶到未來。我認為家的樣子和心的狀態是息息相關的,如果房子裡淤積了太多東西,進而會影響到人的身體,其實當我們嘗試把空間變得更整齊,身心也會獲得調理。
三十歲後段,我變得安穩,不再隨著大眾的定義或期待隨波逐流。一直到現在我才明白,我不是少了什麼,而是要學會把不適合的東西捨離掉,無論是物質的、人際的、心靈的,才能真正看見跟明白內在的自我。
想更早頓悟,就請發揮洪荒之力去經歷各種事情,勇敢地去愛人,勇敢去做任何事情。我非常鼓勵大家去碰壁,因為隨著時間,壁只會越來越厚,如果一下子就撞到超厚壁,真的會一蹶不振,慢慢訓練撞小壁,等到頭夠硬了,再厚的壁我們都撞得碎。
買到一款好看到你自己很喜愛的物件時,就會不自覺地想要把它展示出來,當它存在於你生活起居視線所及的範圍內時(大部分時間也只有你自己看得到),心裡總會想起當初與物品相遇的快樂,僅僅只是在那裡,心情就會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