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有傑 × 法蘭|愛沒有形狀 可以是動力是羈絆 也是存在的證明
本期小日子邀請到鄭有傑與法蘭,一位電影導演、一位音樂創作人,兩位因為音樂而有了相遇的契機,用各自的創作,表述自身對於愛的註解,也完整彼此對於愛的詮釋。
本期小日子邀請到鄭有傑與法蘭,一位電影導演、一位音樂創作人,兩位因為音樂而有了相遇的契機,用各自的創作,表述自身對於愛的註解,也完整彼此對於愛的詮釋。
愛讓有個人曾那樣相信著我,愛讓我的記憶中始終有個時刻,知道自己如此被愛而安全,那讓我確定,愛是好的,不愛,會錯過太多。
回到臺北他就像童心未泯的頑童遊走在五金一條街,將日常材料當作靈感,把曾經感動過自己的東西納進來,成為一道光,為他人以為即將消逝的黑暗,照亮一條明亮的道路。
這份一年一本的告白,隨著第四本到來,彷彿已從給某個具體對象的情書,演變成記錄自己的成長,也許該說是給自己的情書了。
工藝其實也是人類和大自然、人類和人類熟識的過程,因為理解而誕生,並且不斷進化。
對我來說,每棵樹就像一個人,因此假如我們殺死樹木,就和殺了我一樣。
翻開歷史篇章,新馬原一家親,因政治緣故 55 年前分家,但是兩國人民的交情並沒因此變卦。這條長長的鐵道就像一條臍帶,情牽兩地。
在這裡大叔想跟還在感情路上尋覓跌撞的讀者們說,真愛絕對需要等待,真愛更需要追求,大叔的血淚心得是,先知錯,再認錯,接著就會遇到。
多年後她仍會提起這件事,沒有人劈腿;沒有家長反對;只是愛著的自己是那樣脆弱,像愛情一樣。
有時候,你得先跟自己和解,才能唱得這麼舒展自在。是啊,愛,從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