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祖宜 x Dana | 想念某個味道 就自己去把它做出來
聊聊天 廚房裡的人類學家和法式女主廚的餐桌日常 Dana(右) 游育甄,L’Air café néo-bistro風流小館主廚。文化大學美術系畢業,27歲入行,跟隨新加坡御廚郭
聊聊天 廚房裡的人類學家和法式女主廚的餐桌日常 Dana(右) 游育甄,L’Air café néo-bistro風流小館主廚。文化大學美術系畢業,27歲入行,跟隨新加坡御廚郭
菓實日靜靜地委在萬華區的住宅區內,收掉了前區的內用座位,規畫成有著明確生產線的工作室:烤箱、工作檯、包裝區各處皆貼藏著甜點主廚饅頭的便利貼,筆記上密密麻麻地記載了工作的 SOP,近乎強迫症似的,是無數次嘗試與錯誤修正之後的心血,細節裡都是饅頭對待工作的態度,思路清晰邏輯可見,如同工作室 2021 年末新販售的「動物森林鐵盒餅乾」,理念跟心意都在餅乾盒的設計上好好地傳達與體現出來。
小日子誰喜蹦 c’est si bon|懂挑哦! 咖啡圈內人的挑店秘訣公開 —ft. Hank (夏野豆行)
不曉得大家去咖啡店最在意的事情是什麼呢?中山區夏野豆行的主人Hank,以他專業咖啡師的角度,供出自己在台灣各縣市的咖啡寶藏店(編輯部已一個一個查過,各個都是Google 4星以上保證。)
小日子誰喜蹦 c’est si bon|送給芸芸眾生的開店勸世警言 來一起修煉咖啡修煉布丁修煉善念 — ft.易修
從主打香料咖哩的#古一到開設在大稻埕民宅五樓的#沙丘,再到以限量布丁迷倒各路布丁粉的#溫度咖啡,易修的開店心法竟然是跟老員工工作上處不來的話,何不就再開家新的就好了,人生已經夠苦,何不隨喜平安?
首先抵達小日子,位於原先大甲媽文創館的所在,在中式廟宇建築之 下,清爽外觀整齊了視線,為這條街道的呼吸適當留白,鑲嵌得非常巧妙,遠觀保有鎮瀾宮身為地標的本質,店內仍是小日子簡白的店裝,並且陳列上鎮瀾宮獨有紀念品,點杯飲品,駐足在店內透過大面採光的窗框,似乎能在沸騰人聲中,得到一點寧靜。
對於竹東的印象停留在客庄小鎮,傳統市場的客家美食是記憶中的味道,但在走訪「Wah! 幾散竹東」後,重新挖掘到這一片土地雋永的歷史文化,深刻感受到不同族群的交融,以及竹東在地那一份待人熱情、真摯的溫度。
近年俄羅斯吹起一陣蘇聯復古風,越來越多餐廳為了迎合全民懷舊打造氛圍,走進食堂彷彿瞬間回到 1970 年,黑白電視機播放著冷戰時期的電影,面無表情的配菜女士身後貼著政治宣傳畫報。
或許是心裡一直留有爸媽不喜歡我們吃泡麵這樣的禁忌感,讓泡麵的香氣變得格外誘人,我熱衷於把速食或零食變成小甜點或是一頓飯,加上一點企圖更加合理化的擺盤,帶有一點破壞規矩的小小任性,有點壞。
常覺得泡麵最大的魅力除了那絕對會水腫到隔天的重鹹,那種理所當然出現在生命裡,並和自己在某些特定時刻產生連結,好像是件更神奇的事。
這個週末,不妨與三五姊妹們往南出發,來趟冬日小旅行,循著以下清單,遠離繁忙的都市生活之餘,也重拾青春時每天膩在一起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