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港埔周邊 不斷循環出現的戀戀兒時路

記憶裡因為鑲嵌了這些兒時滋味,陣陣香氣的反覆堆疊,都像堡壘 , 讓我們躲在某個城市角落裡用吃喝耍廢時,都能感覺自在,感覺安全。長大後的每一天,都是在競爭激烈的都市叢林裡開疆闢士,每當精疲力竭,很高興一回頭 ,總有幾條等著我的戀戀兒食路。

灣內無招牌飯湯│害羞隱蔽的老派鄉愁雜煮飯湯

先用雞翅與筍絲鮮熬湯底,靈魂食材─肉魚餡漿,拿了豬五花和連皮的大目鮪(或黃鰭鮪魚),連同沙茶和特調中藥粉前一天就要預先炒拌備用,接著,香菇虱目魚丸、手剝高麗菜、蟹肉絲陸續下,再豪灑足量帶有明顯蝦油香氣的東港蝦猴,以及特殊的豆支去滾煮,豆支是只在屏東才常見的油炸長條狀黃豆加工食品,它串聯了整鍋精華後,準備帶著整批熱燙食材在食客的嘴中釋放。

郭銘哲│站前保安宮群聚信念與美食 豐滿世代回憶的小吃

十全一路上的「新大港保安宮」就是我的國中時代。最常買的早餐是在大樹下的「大港飯糰」。當我鑽過高醫宿舍旁邊的小巷子來到山東街上,看著現在已經退休的頭家嬤,彼時在餐車旁行雲流水地捏製一顆顆飯糰,身材矮小的她站在小臺車的邊上,餐車上堆滿小山一樣高的鹹蛋。

Left Menu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