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祖業|在虛擬當道的年代 人們會需要更有 [ 存在感 ] 的事物
Cover story 128 紙本雜誌存在的理由 在虛擬當道的年代 人們會需要更有 [ 存在感 ] 的事物 文 陳芝羚 攝 日常散步 李盈靜 杜祖業 前《GQ》國際中文版全媒...
Cover story 128 紙本雜誌存在的理由 在虛擬當道的年代 人們會需要更有 [ 存在感 ] 的事物 文 陳芝羚 攝 日常散步 李盈靜 杜祖業 前《GQ》國際中文版全媒...
感謝 2012 年參與《小日子》創刊的經驗,我參與了一本與臺灣社會轉變高度相關的生活雜誌的誕生,雖然很快離開,但一直保持關注和聯繫,見證了這十年的變化。
問起小日子中間的空格,他笑說:「今天再看這個空格突然覺得它有種神經質的怪,怎樣?我就偏偏要空一格啊,很喜歡,如果規格化的間距看起來就會偏向中規中矩的個性。」
今年適逢百歲誕辰的張愛玲,是唯一同獲臺港讀者青睞的「年度十大作家」,臺灣作家不朽擇一舉奪下臺港年度作家第一名。
誰說雜誌沒看頭,是你自己錯過有趣有料的內容啦…… 撰文=黃威融 在臺北出生長大的五年級後段班,當過廣告文案,擔任過幾本雜誌的創刊總編輯,寫過一些書,例 如1998年和四位好友集
還記得當時在新手書店邂逅這本雜誌的場景。書架把它立起高過我半個頭,封面朝上,醒目的Ariel字體「LOST」,還有大片的山海。它被擺放的位置離窗邊很近,近到光線近乎暴力地直接曝曬書封,但這座山海彷彿把一切粗淺都包覆,反而閃閃發光了起來。
小日子享生活誌過刊優惠套組,任選2本NT$120。(原價$250) 馬上選購: https://www.onedayshop.com.tw/products/
聊聊天 編輯大叔與《小日子》社長聊聊雜誌人背後的汗水 文 駱亭伶 記錄 蔡家嫻、梁維庭 攝 簡子鑫 「雜誌不只是一堆紙張,是包含了編輯和讀者之間的共同幻想;從零開始慢慢培育成形的過程。」
將溫暖的南風吹向遠方角落 一個工作空間 透南風工作室 一起工作讓喜愛的事產生價値 三名青年余嘉榮、廖于瑋、姜玫如長期在南部從事影像創作、社區營造、藝術文化工作,因為熱愛南方獨特的氣味,成立透南風工作室
用圖解設計放大科學的魅力 一位雜誌迷 讓大人動手做的日文雜誌 大概在四、五年前,我就知道《大人的科學》這本雜誌,後來也陸續知道它在「文青」、「科青」(熱愛科學的青年)之間很受歡迎。自己在仔細閱讀之後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