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極男子│厭世話老實說:生活裡的日常碎念
Cover story 072 Dear Life 厭世話老實說:生活裡的日常碎念 「活著本來就是件辛苦的事。」 —— 消極男子 —— 曾經拯救過你的厭
Cover story 072 Dear Life 厭世話老實說:生活裡的日常碎念 「活著本來就是件辛苦的事。」 —— 消極男子 —— 曾經拯救過你的厭
包裝上的文字一旦時效過去,字的本體就不再具有意義,視覺符號則能跨越語言隔閡被永遠保留下來,是獨立於音樂之外另一次元的藝術。
流行樂史恐怕再也沒有哪個時期,暢銷單曲榜上塞滿了少男少女橫死的催淚故事,後來甚至專門為這種歌曲列出門派,稱為「青少年悲劇歌(Teenage tragedy songs)」,或曰「催淚歌(tear jerkers)」、「濺淚曲盤(splatter platters)」、還有更直白的「死亡之碟(death discs)」。
我不會說自己很厭世。也不是沒有挫折,但意識到自己的公眾身分,不想輕易拋出負面情緒。一把年紀了,經歷許多事也慢慢知道怎麼消化,退一步去看。無論負面或正面都是一體兩面,不能單方面鑽牛角尖。人不可能完全正面,總有事情能打擊到你,重點是要有清楚的自覺意識,接受正面負面在身上共存。
王宏恩族名 Biung,2002 年拿下金曲獎「最佳方言男演唱人」獎(對,當年還是這個名稱)。我們上次聊音樂是 2005 年的事了,那時他出版《走風的人》,人如其歌,樸直自在。後來十幾年,每遇到他的消息,總會多看一眼:Biung 演電視劇、主持節目,努力在娛樂圈立足。有一段時間,音樂似乎不再是他事業的重心,我悄然若有所失。
有家郷風景的音樂每次聆聽都有不同感受 一張專輯 《同根生 Rooty Mental》 按下 Replay 鍵,聽著〈雪山隧道—致 2001.05.11〉這首樂曲,彷彿跌入了愛麗絲的兔子洞;腳步跟著音樂
我的創作都是跟著生活走,該經歷的、該失去的或該煩惱的,慢慢地按著自己不強求的性格,隨緣的過。
中華路的盡頭,就是陳昇所謂「南機場」的範圍了。陳昇的吉他手范君豪就是南機場人,為了協助昇哥「田野考察」,帶著他吃遍了那一帶的老外省飯館。陳昇說,他如今已經是臺北南區餃子店的權威了。
Cover story Time to go 文、攝 林紙鶴 林紙鶴 彰化人,現為高中美術老師。熱愛電影、配樂、旅行和寫作。常在課餘畫下生活隨筆,漸漸養成旅行中速寫風景的習慣。是知名配樂家漢斯季默的鐵
20 年前的 11 月 12 日,車禍昏迷 24 天的張雨生不治逝世,時年 31 歲。出事前五天,他才剛發表全新專輯《口是心非》。這張遺作次年為他拿下生平唯一一座金曲獎──年度最佳流行音樂專輯大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