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城市風景「袋」在身上
擷取日常生活創造新經典


|日常經典|


%E6%97%A5%E5%B8%B8%E7%B6%93%E5%85%B8 13
圖片:日常經典


黃金樺 紐約建築師,現為日常經典 TAGather Goods 主理人,回臺灣後,希望透過臺灣城市色彩的注入,創造經典美學,讓「日常經典 TAGather Goods」成為人們詮釋生活的新態度。



我原是建築師,曾在美國創業生活十年,遊走在建案溝通與設計之間,但對於只是做華麗的建築,似乎違背了我的初心,始終無法說服旅居在外的自己,於是我把在舊街區十年來的城市觀察寫成文字,從紐約舊街區的探討、他們是如何透過微型創業,影響整個街區的改變到形塑成品牌,將它集結成冊,而這本書對我來說,就像是面對自己不喜歡的建築設計一個發洩的出口。



IMG 5163


曾經也想過當全職教授,在與學生互動交流的過程中,才漸漸找到自己喜歡的樣子,於是決心出國完成博士學位,沒想到那本書的出版,卻意外開啟了我的道路。陸續有許多公部門找上我,希望協助他們將一些地方特色的元素品牌化。在一次的出差中,我到了長濱,沿途經過一家帆布行,我就看到這塊條紋帆布。有別於現在許多在地品牌多數偏向小清新,我反而更喜歡這種能直覺反映臺灣味道的元素,透過日常生活,每天都可見的物品,除了擁有臺灣城市意象,又能引起國際市場共鳴,當時的我就像撿到寶物一樣。



IMG 5220


起初是想幫這間店經營品牌,後來被婉拒,我決定試著做做看。原本想說自己都能設計空間、房子了,設計包袋有什麼困難,便開始著手策劃,殊不知當時團隊裡並沒有人會車縫,連打樣都是土法煉鋼用釘書機釘的,由於布料材質偏厚,在過程中容易斷針,成本也壓不下來,四處去找工廠訂做卻索求無門,沒有人願意做。儘管起步時艱辛,但我從未想過要放棄,也許是個性使然,當我把目標的時間點都設立好時,它就一定要發生。



IMG 52171


最後透過父親早期經營紡織廠的記憶,找到了當時在業界的朋友幫忙,經過不斷地嘗試,從車縫的方式、布料的挑選到賦予每個商品,不管是外觀或是功能上,都有了屬於我們自己的風格和味道,整整花了一年時間,「日常經典」才正式成立。



%E6%97%A5%E5%B8%B8%E7%B6%93%E5%85%B8 14
圖片:日常經典


後來有機會到高雄駁二進駐,輾轉來到紅樓,原本的無心插柳,讓我一頭栽進做品牌的領域,一路上碰到了許多貴人,加上一點幸運才能走到這裡。去年十月,我們與這棟老宅相遇,即便當時外牆上還裸露著空調主機,斑駁的磚瓦更難掩歲月的痕跡,但在我看到這棟房子的窗戶後,其 Loft 樣貌讓我好像回到紐約公寓,便決定扎根在這裡。



IMG 5181
「日常經典」空間的規劃上,比較傾向用「日常野草」的概念去打造,菜單則是以臺灣的野草入料理。主煉茶師Casper表示希望將日常中被我們忽略的經典放進我們的餐飲裡,期望透過這件事情,將青草文化繼續保存下去。


相較於東區,我認為西門町更有它後巷的性格,更希望將日常的元素,透過設計人視角,去發掘有潛力的素材,將那些原本被隱藏的美好都能夠彰顯出來,走向國際。不管我今天做的是「日常經典」、「日常野草」,或是「日常聚落」,只希望每個走進這裡的人們,都可以藉著品嘗一杯青草茶的時間,或者享用一道料理來認識「日常經典」。



IMG 5204

IMG 5207




 張雁婷
 陳羿如





標籤:Tags

Leave a Comment

Left Menu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