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載香港半世紀經濟
荃灣南豐紗廠轉型文創基地


一場復興 舊工廠活化



20190406 190413


提起蘭桂坊,臺灣朋友都曉得是滿街酒吧的夜生活之地;想要吃海鮮,老饕都懂得往西貢、香港仔去。說到曾是香港工業支柱之一的紡織業重鎮,外國人或本地年輕一代卻未必知道就是荃灣。位處大帽山山腳的荃灣,山水成了紡織業的重要資源,地利造就紗廠、染廠林立,那時候是上世紀五、六○年代,香港紡織業的黃金時代。

時移勢易,廠房早就人去樓空,多數被翻新成為商廈。直到近十多年,香港才興起「活化」的概念,最初是地標性的建築物,像水警總部、舊式「騎樓」的當鋪;之後陸續將警察宿舍、警察局,以至俗稱「囍帖街」的小街,來個改頭換面。可悲的是,經活化後,往往就成了高檔的商場、餐廳、住宅,非常「離地」。其實也不是沒有「貼地」的例子,像港島灣仔的藍屋、新界北區的前粉嶺裁判法院,便是少數。

舊工廠活化的荃灣南豐紗廠,在去年底正式開放,即成了打卡熱點。近日到此一遊,造訪前心裡想,會不會又是一個打著保存旗號、披上偽文青外衣的商場呢?

若您要繼續閱讀,請先註冊為小日子網站會員! 前往註冊頁面。

Leave a Comment

Left Menu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