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吉他手的蘭嶼環島行
|陳智輝|
陳智輝 平日廣告創意人,假日創作歌手。個人迷你專輯《這一切都比不上你的微笑》裡的〈家〉,獲StreetVoice「年度達人評選最佳歌曲」。
即使畢業多年,我還是保持著放暑假的習慣。每年夏天,一定會請假幾天,出去旅行。去年暑假結束之前,我去了一趟蘭嶼。在機場等候行李時,先注意到我的吉他,心裡想行李掉了沒關係,吉他可千萬不能不見啊!
蘭嶼環一圈37 公里,有人騎機車、踩單車、徒步,甚至是跑步環島。我呢,則是吉他環島。那幾天沒有特別的行程,漫無目的,是這趟旅行唯一的目的。我每天騎機車載著好友小磊,小磊背我的吉他,我們走到哪、就唱到哪。
蘭嶼的小,讓人跟人的距離更靠近,消息也傳得迅速。第二天,我們去蘭嶼農會超市,小磊進去買飲料,而我坐在蘭嶼農會門口的階梯跟當地人聊天。突然間,農會超市收銀員的達悟族媽媽跟著小磊走出來問:「你就是那個傳說中的神秘流浪吉他手?」

要離開的前一晚,我們在民宿屋頂彈吉他、唱歌、喝酒、聊天。離開那天, 我們又去蘭嶼農會超市買東西,達悟族收銀員媽媽看到我說:「又遇到你了!屋頂上的吉他手!」我驚訝地問:「你怎麼知道我昨天在屋頂上彈吉他?」民宿離這裡可是隔了半個蘭嶼啊!達悟族收銀員媽媽笑而不答,問我說:「你是不是很有名?幫我簽名嘛!」
整個蘭嶼我最喜歡的地方,是四處可見的涼台。許多當地人家門前都有涼台,在涼台上面看海、聽浪、看日出日落、乘涼、睡覺、發呆、彈吉他、唱歌、寫作、喝酒、聊天,或是什麼都不想、什麼都不做,享受無所事事的美好。真想快遞一座涼台回台灣。

有人說,朗島國小是台灣必遊的百大景點之一。沒有圍牆的朗島國小,無拘無束,自由且美麗,教室牆上畫著藍天白雲,跟蘭嶼的晴朗天空融合在一起。教室前的柱子上有可愛的手繪達悟族語圖文教學,傳承著達悟族文化。朗島國小,美到讓人想再唸一次小學。
我喜歡蘭嶼的原始和自然。在蘭嶼,路上的動物比人多,沒有紅綠燈、沒有連鎖超商,就這樣遺世獨立,走自己的步調,過自己的日子。有人說,蘭嶼是台灣最後一塊淨土。我覺得,蘭嶼也像是我們心中最後一塊淨土,激發我們對自由和平靜的嚮往。

你可以在東清部落的東清灣看日出、青青草原欣賞日落、野泡部落泡野銀冷泉、蘭嶼氣象台瞭望整個蘭嶼的景色、體驗划拼板舟、參觀手作拼板舟的製作過程、在湛藍大海中浮潛、大啖飛魚料理、坐在海邊看月光海、躺在蘭嶼任何一個地方仰望滿天繁星,或是在屋頂看從遠方海平面連接到海灘的月河。每一天,我懷抱吉他在這些地方彈唱,是旅途中最浪漫的事。
有天下午在紅頭部落,當地人帶我們到一個不為人知的秘境。從環島公路往下走進山谷底,再沿著溪流,踩著石頭往前走。他說只要十分鐘,最後卻走了半個多小時才到。途中,當地青年一直放慢腳步,也停下來等了我們好幾次。到了秘境,視野豁然開朗,清澈見底的冰涼水池,連接著大海。我們在這裡游泳,躺在大石頭上日光浴,在山谷中對著大海彈吉他唱歌,充滿天然回音的吉他聲和歌聲,迴盪在山谷,就這樣消磨一下午的美好時光。

要離開的那天下午,我們在開元港的涼台休憩,遇到一位當地的達悟族大叔,他坐在涼台喝著酒,一身工人裝扮,看到我的吉他,跟我聊了起來。後來,還教我他自創的吉他彈法,還有原住民即興彈唱的方式。這位大叔叫 Saraw,我把 他當成我在蘭嶼的吉他老師。
有些地方,一生一定要去一次。有些地方,值得去兩次。比如說:蘭嶼。
文、攝 陳智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