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所有缺點
將自己還原成最初的樣子


┃簡嫚書


%E5%89%AF11

簡嫚書 女演員,2010 年以《那年,雨不停國》入圍金鐘獎最佳女主角,2019 年帶來舞臺劇作品《水中之書》。

 

最初,簡嫚書總是演少女,始終有種無邪的靈氣,後來演了成熟女性,穿梭在不同角色和各種情節,依然脫俗,如今過了而立之年,成為人妻與人母,組建家庭卻沒有減去簡嫚書獨有的純真感,只為她增添一份深邃與溫暖。內在對於愛、表演及自我有更多理解,帶著這些隨成長而來的養分,2019 年她回過頭,走上舞臺演 16 歲的少女跟八歲的小孩。

童年因為父母離異,簡嫚書在不同親戚家來去,為了讓別人認為自己是個乖小孩,從小就學會在跟人們相處時,為自己戴上一個又一個面具,一直到她開始表演時,有人問她:「妳能不能演妳自己?」這個問題在心中擴散,將她困住。「我不知道什麼是我自己?我到底是誰?我跟不同的人相處就會有不同的狀態,這個問題於我太奇怪,可是也讓我學著思考,雖然這個問題不會有正解,因為後來發現,我們隨時都在變。」

 

%E5%89%AF7

 

即使開始把演員作為職業,簡嫚書對自己始終有著質疑,她看見其他演員對於演出充滿感觸,忍不住自問為何沒有那種強烈的感受?她懷疑自己是否不愛演戲,在這個時候,她得到觀眾給予《那年,雨不停國》的想法,長長的電子信裡,寫著對於劇組拍出這齣劇的感謝,有人發自內心地被療癒了,簡嫚書找到了身為演員,最大的動力。

「以前念大學時藝術家個性比較強,覺得我一定要讓世界上的人都感到幸福,現在認為,作為一個演員,對我來說這就是一個職業,可是這個工作,不管是能帶給一個還是兩個人感動,甚至靠著網路的力量傳播到偏遠地方的任何人,就算我演的是反派,只要這個作品有觸動到人,讓人感到安慰、開心,或者生活上被正面地影響到,對我來說這就是我的幸福。」

 

%E4%B8%BB2 1

 

簡嫚書今年踏上自學生時期後未曾涉足的舞臺,既是一種挑戰,也是一種自我觀照,演出少女與孩子前,曾花心思與時間揣摩她們的想法,但後來突然理解到,去試想的過程就已經是大人才會有的行為,不如跳脫思考的迴圈,才能更率真地演出。

在翻望童年照片時,她也察覺,「透過每個時期留下來的照片,眼神其實是最能反映當時精神狀態的,我提出的理論是,如果你去看小時候的照片,覺得那時候的自己跟現在是一樣的,那就表示你回到了最原始的樣子,那是好的。若發現看過去的照片時,覺得那時候的自己好快樂,就表示現在的狀態是不舒服的,也是提醒你要去改變現在生活的方式。如今我看小時候的照片,覺得跟現在是一樣的,表示我是舒適的,也很自在地做自己。」

 

若您要繼續閱讀,請先註冊為小日子網站會員! 前往註冊頁面。

Leave a Comment

Left Menu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