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活成酸性體質
讓創作實現想要的改變
┃ 盧建彰 ┃

問:創作這件事,曾經怎麼樣改變你的生命?
對於生命我一直有很多疑問,家庭的、個人的、對於這個世界的,有些是關於不公不義,有些是關於環境等等。我的朋友或朋友的家人,好多個都因為肺腺癌過世,又像是最近剛公佈大腸癌是我們連續 13 年十大死因排行的第一名,黑心食品很該死,空汙也是。對於這種事情,我沒有絕對的能力改變他,但我可以創作,創作有可能產生比權勢更大的影響力,這是我將近十年來創作的樣子。
我的工作現況是,拿別人的錢,解決別人的銷售問題,也解決我這個問題少年一直到問題中年過程中碰到的問題,這些問題,很多都是人類共同的問題,就是我們社會正在面對的問題。創作變成一種解藥,變成一種可能性,這是創作最迷人的地方。

問:創作這條路走到現在,最想跟同行分享的心得。
先不用急著去想其他人怎麼看怎麼想。面對自己的作品,把自己想像成第一個看到的觀眾或聽眾,「你喜歡嗎?」我覺得這是我們真正要面對的問題:你喜歡嗎?你自己喜歡嗎?自己面對自己的時候,恐怕得是最誠實的,但我常常覺得,自己面對自己常常是最不誠實的。
我們面對別人,常常會刻意說些好聽的話,但面對自己的時候,常常不說話、也不聽話,自己不給自己發言的機會,或是自己不想聽自己在說什麼。關於創作我沒有太高深的心得跟同行分享,一直以來我只覺得「誠實」還是很重要,如果不誠實,我們為什麼要創作?如果不創作,我們又還能幹嘛呢?
日常的工作也是我們的創作。如果我們每天可以用對待作品的心情,來面對一天的勞動。譬如說回家看到孩子,不是要跟孩子分享今天勞動量有多大有多累,而是分享了今天做了什麼作品。這個方法不一定對,但是讓我好好的活下去的有力的方式。

問:這次的拍攝,為何一口答應?
啊不然咧?這不就是我們自己的事嗎?這就是我或我的妻子我的朋友我所認識的很多創作者的事,如果連我們自己都不參與、不關心、不在乎、不想辦法去改變,那你為什麼要抱怨別人粗暴或粗魯地對待你。
我討厭只會抱怨的人,一直抱怨卻不具體做些什麼,把自己活成了酸性體質。生而為人,至少想辦法讓自己酸鹼中和。時常想想,你是否需要做些什麼好讓這些毒素被排掉?做些什麼,讓這些可悲可鄙的事情有機會像碳足跡一樣被中和?你願意做的事情,就是中和的開始。什麼事情都不做,只會靠北靠木到處靠,你自己就是最不可靠的那位,會不會比你憎恨的那些壞人更加可惡?壞人那麼勇敢的去做一些明知道會被討厭的事情,我們做好事的勇氣怎麼可以比壞人做壞事的勇氣小呢。
我們的孩子未來都是各種類型的創作者,科技業的創作者也是、文化類的創作者也是,都是各式各樣的乙方。這個活動就是有人幫我幫大家解決問題,更有可能幫我們的孩子或孩子的孩子改善了工作會面臨到的問題,而我用最小的力氣參與了,為什麼不呢?

口述 盧建彰
攝影 鄭弘敬

▎盧導最新書寫
《最大的示愛》 上市中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