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意現場   ⚭   盧建彰



「哈哈哈」是不容易的





油不可以過

前陣子看到支泰國廣告,十分精采,是個減肥膠囊的廣告(註)。片子一開始,一個女生在空背景裡對著鏡頭,吞下了個膠囊。緊跟著,公路上,一個警察怪異地從一個巨大的膠囊中爬出,站妥後,在路旁臨檢,攔下一輛貨車,要求檢查車上的貨物,若是有載油就不能過。



註:請搜尋關鍵字「泰國清邁象廣告 Verena Sure」。



QQ截图20170224112044
圖 取自網路


苦情臉的貨車司機表示抗議,冷酷黑臉警察說,從今以後不行了。貨車司機繼續抱怨著。警察又追問貨車司機從哪裡來的?要去哪裡?司機指著路牌說從嘴巴來,要去肚子。警察說,那你就是不能過。

你這時意識到,原來這條公路是腸道呀,這警察是那膠囊裡的藥物。還沒完,一會兒,又來一部機車,警察一樣攔下來,甚至要求打開油箱蓋,一看是油就說,不能過。機車騎士一聽,超誇張大臉詫然,哭天喊地吶喊,就像我們平常人遇到罰單一樣,開始苦命地「盧」,輪番抗議,這規定從哪時開始的?警察指指天上,鏡頭跟著往上,卻是片子一開頭的女生,她蠻不在乎地微笑、擺擺頭,順便介紹品牌名。片子到這,已經笑到有點臉痠。

片子裡,主角其實就是警察和兩位過路人,但他們的選角十分精采,絕對不是俊男美女,而是長相如一般人,卻又醜得很有記憶點,而且演技精湛,每個反應鏡頭都讓人發噱,真的很讓人喜歡。你知道它在跟你溝通一個商業的訊息,但因娛樂性十足,所以你不會那麼厭惡地別過頭去,而是想看看它還能玩出什麼把戲,那對話還會有什麼好笑的,更享受那幾個跟我們一樣的平凡人在面對荒謬的困境時,不得不然的反應。我的工作是把訊息用一個特別的形式封包送達,對於同業這樣的高層次呈現,感到十分敬佩。



只是擬人就好?


從戲劇的角度看,它就是使用了擬人化,把藥物用警察的角色來呈現,把食物中的脂肪,用被運送的概念來表達。可是,說來簡單,一語道破沒什麼高明,但,我想得到嗎?這樣說好了,當我們想到可以用「擬人」呈現之後,接著會選擇怎樣的情境呢?一般會反射地想到穿著玩偶的裝扮呀,然後,站在一個淡橘色,假裝是腸道的布景裡,說:「油你們不可以過哦。」

這在很多藥品、保養品的廣告裡常常看到,也沒有問題。只是接著就要開始討論玩偶的造型問題:「細菌人要不要有尾巴,啊,什麼?它不是細菌人噢,對不起,可是看起來像細菌嘛。」因為,你看過很多這樣的作品,所以誤以為「那隻」是細菌人,也不是你的錯。但麻煩來了,就是你的觀眾跟你一樣看過很多類似作品,所以,除非你的玩偶服裝超級可愛,超級特別,否則大家都會麻痺,看過就略過了。那你這作品,不就瞬間歪~歪了(音效,我們小時候講人掛掉的聲音)。

還有,當你反射性地設定是玩偶造型後,你只會想到造型該如何,不會花力氣在經營故事上面,這更是個大麻煩。因為沒有故事,劇情無法推展,細菌人開門見山地說,噢,油不可以過,就結束了。沒有故事,時間軸無法流動,這樣實在沒什麼看頭哪。

然後呢?再多想一點點

以前我師父教我們時,就說你要多想一點點,就是在你覺得這樣就好了以後,再多想一下;因為人是有惰性的,你很容易放棄,但人也是有韌性的,只要想說,我多跑一步就好,每一步都這樣想,就可以跑上個五公里(我每天都這樣)。當多想一點點時,就會想擬人化除了扮成玩偶外,難道不能有別的可能?拜託,這世上有那麼多人,難道不能讓它擬成某一種人?於是思考或許會更進一步,有什麼人會管制通行?

交通警察是一種,門口警衛也是,還有呢?應該還有很多。再往下想,不要讓戲只到禁止通行,而是那之後會怎樣?然後呢?接著,再從裡頭把較精采的點給揀選出來,被拒的那方會有什麼反應?反而成了故事的主要賣點,是最有娛樂效果的。我猜,這都是腦力激盪的結果。

警察盤查拒絕後,會開單,開單時,我們會做什麼?跟警察求情,攀交情,跟警察言之以理,動之以情,我們會哀求、懇求、怒罵、找同伴,這麼多有層次的表現,你會因此找到一個開闊的窗,找到許多表演的可能。這些都是人性,你熟悉、觀眾也熟悉的人生經驗,但大家還不熟悉發生在藥品廣告上,而當你呈現在作品裡,人們就會說,真有創意。

那就太好了。

以前就知道,要搞笑就要很認真地搞笑,不然,不好笑的笑話是世上最大的悲劇。大師北野武和志村健的每個喜劇作品,都是絞盡腦汁精心安排下產生的,背後是不斷對話、討論,彼此挑戰,沒有隨手可得的。

讓人看了輕鬆的作品,絕對不是輕鬆得來的。想讓人看了笑哈哈,大概都得自己先累得,哈哈哈。●






盧建彰 臺南人,念電影,到臺北做廣告 16 年,歷任奧美、智威湯遜廣告創意總監,是廣告導演、詩人、小說家、老師,也是一位跑者。寫了八本書、兩首歌,著有《文案力》、《世界不會變好,但你可以》。

Leave a Comment

Left Menu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