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ifter 旅人】皮質背包 傳承臺灣革製工藝

 

創作對話 創作背後的故事總是有著汗水

撰文=鄭雅文
攝影=韓承燁

隨時間改變的皮革背包,由臺灣師傅製作,傳承革製工藝。
隨時間改變的皮革背包,由臺灣師傅製作,傳承革製工藝。

許騏
「Drifter 旅人」品牌創辦人,復興美工畢業。曾擔任廣告設計美術指導,皮件從興趣到成立皮件品牌,藉由老師傅的手藝,設計出堅固耐用的皮質背包。

Q:請和我們聊聊關於後背包的記憶?

A:小時候住在內湖,當時沒有科技園區,望過去是一片空地,放學背著書包跑過田野,背包裡的空飯盒和湯匙在裡面發出聲響,書包一丟,就和同學在空地打棒球。那個背包是親戚留下的舊書包,長方形掀蓋,還蠻復古的,有點像日本小學生的書包,相較於全新的背包,我反而喜歡舊書包,因為可以從背包留下的痕跡,推想使用過的故事。

現在自己設計背包,也希望做出一個能讓父親傳承給兒子的背包,可以用30年甚至一輩子。

因此背包的材質上,我們堅持使用植鞣皮,這是一種以天然植物單寧鞣製的皮料,不會傷害皮質本身,比起一般流行包款所使用的鉻鞣皮,更加環保,且色澤會隨著時間而有所變化。

Q:為什麼想自己創立品牌?

A:臺灣的代工業其實很厲害,老師傅累積了三、四十年的技術,都有自己做包的眉角,他們知道如何讓背包更耐用,像是在轉角處,加上固定用的五金撞釘,不單只靠縫線,包包才不會用久了就被撕扯開來。然而,許多製造工廠都轉移大陸,留下這些師傅頓失工作,也沒有年輕人想要學這項技藝,產生很大的斷層,這也是我成立臺灣品牌的原因,希望藉由這些手藝純熟的老師傅之手,製作我們的包袋,也讓年輕人有機會能和老師傅學習。

(完整內容請參閱《小日子》037期  一次說走就走的旅行)

 

Leave a Comment

Left Menu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