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室日常


一卡皮箱敲響手作老靈魂


┃有鼓氣┃



%E4%B8%BB1




張浩嘉、汪汪、洲洲(由右而左),2015 年在三重巷弄轉角的畸零地開始了製鼓工作室,積極經營當地社區音樂教學外,也以復古有趣的行李箱鼓聞名海外;老件透過創意重生,音樂從小 扎根傳承,粗獷的空間因為實踐而有了意義。





三坪車庫 撐起男孩的骨氣與夢想

平日午後的三重巷弄裡,裝修工程此起彼落,汽機車呼嘯疾駛而過,走著走著就走過了頭,夾在左右公寓間不太起眼。有鼓氣音樂工作室有著綠意包圍的工業風門面,寧靜矗立在水泥叢林之間。推開性格的貨櫃大門,各種聲響便如潮水般湧入耳簾。風琴改造的櫃檯,一坐下就能踩到踏板,老闆張浩嘉坐在裡頭,架高的筆電隨性播著歌單;三角形由寬而窄,深處站著滿臉笑意,穿著丹寧工作圍裙的洲洲,拉出樓梯下的工具推車,樂器修繕就在這裡進行。階梯與門的交界處擺著全套鼓組,汪汪正跟著音樂隨意敲打著節奏。三個人,撐起一間店的靈魂重量。

工作室一側是頂天立地的訂製櫃,裝著各形各色的老鼓。他笑笑地說:「東西不用,他們會哭啊。」藏在他寬大黑色鏡框底下,是一顆熱愛古物的老靈魂。窄隘的空間裡夾著偌大的階梯,每層都擺著形狀、尺寸不一的行李箱鼓。復古皮箱挖空塞進圓框、包上鼓皮,加上支架,就能隨地開打。打開箱蓋,還能收納腳架鼓棒,一卡皮箱就能天涯海角賣藝去。


11 2

乍看擁擠的工作室,是一絲不苟、管理嚴謹的布置,零件與工具標籤清楚、擺放有序,架上的鼓也都有獨立的說明紙板。儘管從高中就一路打鼓至今,大學主修勞動與人力資源的張浩嘉,卻將看似毫無關聯的兩件事,合併應用在這間店裡。他不但是有鼓氣工作室的創辦人,空間的前身更是他父親經營多年的知名料理店;接手空間的同時,也接手了父親在當地累積數十載的人情與聲譽。

張浩嘉師從知名鼓手李守信(小白老師),畢業後被知名音樂人 鍾成虎拉進盧廣仲團隊開始職業樂手之路,跟著盧廣仲、范曉萱&100% 樂團、安溥(張懸)與落日飛車等樂團巡迴演出,見過大場面、踩過大舞臺,儘管樂手身分備受禮遇,體內卻一直有個聲音,告訴他我也想要當一個分享創作的源頭。一次次漫長的巡迴旅途中,他打開小本子,畫起開店的夢想,一間得以實踐各種創作與藝術幻想的樂器行。


若您要繼續閱讀,請先註冊為小日子網站會員! 前往註冊頁面。

Leave a Comment

Left Menu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