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   搖滾事


一首驚動FBI追查的搖滾單曲


┃馬世芳┃



IMG_1889 (640x634)


記得 1978 年高凌風「姑娘的酒渦」事件嗎?和聲的「嗚嘎恰嘎」被檢舉說是再唱「胡搞瞎搞」,遂慘遭查禁,只好重新出版沒有「嗚嘎恰嘎」的版本──儘管唱的確實不是「胡搞瞎搞」,一旦出現這種傳說,千千萬萬聽眾便果然只聽到「胡搞瞎搞」了。

類此事件,空前絕後的經典範例,絕對是 1963 年 The Kingsmen 的曠世單曲〈Louie Louie〉。無數青少年為了聽到他們相信確實存在的「密碼」,把這張小唱片翻來覆去聽到爛,甚至驚動了 FBI 立案追查。

〈Louie Louie〉原本是一首 1957 年的老歌。這首歌起初並不算紅,直到 1963 年,The Kingsmen 樂團才創造了此曲的「決定版」。半個世紀過去,〈Louie Louie〉已經成為人類史上累積翻唱版本最多的搖滾單曲。1962 年,十九歲的主唱 Jack Ely 愛上了〈Louie Louie〉這首簡單夠勁兒的歌:全曲只有三個和弦,以及聽完簡直穿腦附骨、甩也甩不掉的反覆樂句(riff)。

1963 年,The Kingsmen 在一間小俱樂部當駐場樂團,俱樂部老闆拗不過 Ely 死纏爛打,替他們訂了一個鐘頭的錄音室時段。最終加碼爭取到 90 分鐘,通通用來唱〈Louie Louie〉。

那是一間和這支樂團一樣破爛的錄音室,主唱麥克風高高吊在天花板,Ely 根本搆不到,只能踮著腳尖、伸長脖子、仰著頭把整首歌用力吼出來。全場只有三支麥克風,主唱和泥沙俱下的樂器攪和在一起,難分難解。更別提他前一天才裝了滿嘴矯正牙齒的鐵箍,咬字發音都糊里糊塗。錄音時間太趕,唱錯彈錯都沒機會重來,唱片裡我們還能聽到 Ely 在中段「放砲」、提早唱了一個字又趕緊吞回去⋯⋯。事實上,後來發行單曲的版本,是樂團以為還在排練的錄音。

照理說,任何精神正常的經紀人都不會發行這麼一首錄音破爛、主唱放砲、樂手差點掉拍的單曲。然而這首歌混濁骯髒的音場、隨時要斷氣的主唱、瘋子抽筋的吉他獨奏,在在讓這首歌成為後世「車庫搖滾」、「龐克搖滾」一路的祖師爺爺。1963 年 10 月,The Kingsmen 的〈Louie Louie〉居然拿下了《Cashbox》雜誌單曲榜、R&B 榜雙料冠軍。

很快大家就知道:這首歌的走紅,和地下轟傳的「秘聞」有關。因為 Ely 的主唱過於含混難解,千千萬萬年輕人遂傳說這首歌唱的其實是粗野的性場景,校園甚至出現版本眾多的「歌詞攻略」,寫滿了淫詞穢語。憂心忡忡的家長於是寫信給聯邦調查局長胡佛,檢舉流行音樂以邪淫歌詞毒害青少年。印第安那州長甚至直接禁播這首歌,當然,這反而大大刺激了這張唱片的銷售。

信不信由你:FBI 真的成立了專案小組,詳細偵蒐關於〈Louie Louie〉各種「毒害青少年」的證據。他們遍訪相關人士,包括原始詞曲作者和主唱 Ely,並且耗費可觀的時間以各種轉速播放這首單曲,企圖破譯歌詞。如今關於〈Louie Louie〉的 FBI 調查檔案已經解密公開,你可以上網看看長達 119 頁、密密麻麻的文件:家長檢舉信、各種市面流傳的「歌詞攻略」、唱片標籤、實驗室鑑聽報告、還有鉅細靡遺的幹員調查成果書。

在 FBI 檔案的末尾,筋疲力竭的調查局幹員在歷經足足 31 個月調查後,寫下了最終結論:「鑑於該唱片之歌詞經我局實驗室檢驗,仍無法獲取其確切內容,有關該曲是否為淫穢唱片乙事,實無法獲致確切結論。」換句話說,FBI 動用最先進的器材、耗掉兩年半光陰、花了納稅人一大筆錢,仍然聽不懂這首兩分多鐘的搖滾單曲在唱些什麼鬼──唉,這些大人哪。〈Louie Louie〉真的「暗藏密碼」嗎?多年後,The Kingsmen 的鼓手吐露真相:密碼倒是沒有,不過 58 秒處,他一不小心把鼓棒甩到地上,喊了聲「fuck!」──這句髒話,倒是真真切切留在了唱片裡。▍






馬世芳 廣播人、作家。著有《耳朵借 我》等四本散文輯,編過幾冊書,拿過幾座廣播金鐘獎。有人稱他是「臺灣首席文青」, 他卻說文青早變成罵人的詞了,不如叫他打零工的。

Leave a Comment

Left Menu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