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家具堆疊出 小公寓的穩定感

Cover story Home is where the heart is

from Berlin

口述=簡銘甫(家具店老闆)
復古家具店「魔椅」以及「加工廠」主人,熱愛老東西,經常旅行,台北柏林兩邊生活,曾著有《男生愛北京》 《乾杯!柏林大街》《唸舊,跟著市集去流浪 》。

是餐桌也是書桌上,迎面就是一整片大窗戶與綠意。
是餐桌也是書桌上,迎面就是一整片大窗戶與綠意。

過去四年我維持著台北、柏林兩邊住的生活方式。一年約有五個月停留柏林,也因此租了一個公寓。或許有人會問,這房子有一半時間是空著的,值得 一直付租金嗎?我想,家提供的穩定感是旅館或短期公寓所不能取代,會感覺自己是生活,而非只是長期旅行。

位於 Tiergarten 公園附近的家大約 11、12 坪大,有著典型柏林老式公寓的特色,超挑高天花板、極大片窗戶,美好的光線比起什麼都誘人。決定租下當作自己的柏林基地之後,花了些時間與金錢做了小整修,換了地板,上方蓋了個小夾層當作睡覺的地方,少了床的空間,小公寓看起來更寬敞明亮。從來沒想過因為只是租屋或經常不在家,而對空間屈就妥協。之於我,家代表著「自由」,在家裡要能盡情做想做的事情,動線絕對要流暢,不要綁手綁腳,才是完全自由自在。

我只花了一週就布置得差不多,大型家具就定位後就容易掌握其他的元素。以長五斗櫃區隔空間,讓廚房與客廳有了各自的地盤,再加上大沙發與幾張好看椅子,有種「能舒服賴著」的感覺。就算幾個朋友來到小窩,每個人也都能找到好好坐著的地方。至於屋子中間的黑色皮質躺椅,是我看書、看電視、 發呆的最佳夥伴。

所有物件都是自己喜歡的二手貨,若不是成為我的 家具,也會是店裡賣的商品。愛老東西沒什麼大道 理,只單純覺得老東西好看。因為這些都是在日常 經驗之外、沒看過的線條與樣子,視覺上的陌生, 反倒特別有新鮮感而興致盎然。

燈,也是重點。沒有制式化的主燈,而是以各種大大小小的間接、反射光源來照明,夜晚時氣氛總是 放鬆浪漫。朋友曾說,一次在冬天拜訪我,在被這 種暖暖的光線,還有從老唱機放出來的音樂包圍著, 感覺非常安心而幸福。▍

Leave a Comment

Left Menu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