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明瀚】周安曼策展《亞洲調查-布魯斯米本個展》

徐明瀚
念哲學系時寫過四年誠品文案,碩、博班評論電影與藝術至今,深信思想是停留在最大擺盪下的最小振幅之中,主持有「綠洲藝影」。

 

布魯斯米本《環境》,錄像裝置。
布魯斯米本《環境》,錄像裝置。

布魯斯是一個土生土長的美國人,出生在洛杉磯,從小就浸淫在美式的文化之中,二〇年代創始的好萊塢電影、三〇年代出品的迪士尼卡通,乃至於五〇年代的電視廣告文化,都成為了布魯斯創作的基底,然而這位在戰後1949年出生的藝術家,我們卻可以看到他作品中總有著大量有關戰爭的影像與素材,舉凡從南北戰爭、二戰的太平洋戰爭、越戰,這個美國人,總在作品中呈現出他對亞洲人面容的尋找。

帶著日本人姓氏的布魯斯米本(Bruce Yonemoto),是一個日裔的美國人,他的父母早年居住於夏威夷,後來移民至美國西岸,在日本偷襲珍珠港爆發二戰的太平洋戰爭後,他的親人亦有被安置在美國設立的日人集中營,即便其中許多人早已與日本無太多往來,但仍然被視為通敵的嫌疑人而被集中管理。布魯斯本人雖未親身經歷過集中管制的時期,但和親哥哥同為美國當代錄像藝術家的兩人,也在美國藝壇上會發生以族裔被歸類的限制,這讓他不由得地持續去思考自己的身分與美國之間的關係。

在美國,無論是臺灣、中國、日本、菲律賓、越南裔等國人,都被統稱 為「亞裔美國人」(Asian American)。在百年多前的美漫圖像中,他 們多半被混同於獐頭鼠目的形象,然而在美國幾次的重要戰役上(如南 北戰爭),他們參與戰役的貢獻或死傷沒有被後人追念或觀看的途徑。 於是,從好萊塢的第一部大型電影製作《一個國家的誕生》所描繪的南北戰爭與美化3K黨行徑,布魯斯就利用這部影片的美術設計,重新讓 許多曾參與該戰役的亞裔人穿上軍裝戲服,甚至還自己繪製具有當年紋 飾的地板,讓他們腳踏其上;而他最具代表性的影像裝置作品《環境》 (Environmental)則是向好萊塢購買了許多片廠攝於二次世界大戰時 的宣傳電影舊膠捲,來錯亂地擺置在美國廣告文化的時空中。

布魯斯的錄像藝術創作,幾乎橫貫了整個以美國好萊塢為主導的西方電影史,紛紛地讓亞洲人從在這些歷史的地表上,沉靜而群體地重新 浮現。▍

Leave a Comment

Left Menu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