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釀酒哲學 Maturity not age
撰文=南瓜
設計x文案x音樂人,喜歡的書籍和音樂非常龐雜,樂於把雜食性的生活經驗中,化為圖像與文字。
圖片提供=格蘭路思
威士忌雄厚的勁道裡,蘊含萬千層次丰姿的習習芬芳,卻也冷不防賜予你灼熱的燒傷。這樣的個性,若非經歷種種人生洗禮,哪能體會它如同生命一般的百轉千折的箇中滋味。
作家村上春樹認為「威士忌為人類共通的語言」。因為 啜飲威士忌除了用口鼻去品聞香味,感受入口喉韻外, 順食道而下,卻會因著不同人生體驗,產生萬般滋味。 就像詩人席慕蓉的《佳釀》寫著:「要多少次春日的雨 |多少次曠野的風|多少|空蕪的期盼與等待|才能 |幻化而出我今夜在燈下的面容」。
威士忌的熟成,來自於「釀」。而「釀」這一個字,講的是經過時間累積、在橡木桶中由青澀幻化為甜美佳釀的殷殷期盼。對於釀的哲學,格蘭路思一向有其獨到的見解。
(完整內容請參閱《小日子》020期 料理的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