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河弘】光與影的交錯 一棟會呼吸的房子

口述=林河弘

花蓮玉里人,文化大學森林系,目前擔任家具設計總監,曾擔任多間臺灣知名飯店行銷公關經理,對於空間布置有著異於常人的想像,手巧心細,常有新變化蘊藏在家裡各個角落,每每讓造訪的客人驚豔於主人的好品味。

撰文.攝影=洪雅雯

73
已屆花甲之年的老屋,原本只剩一面牆堪用,在林河弘的改造下,成為光影流動、綠意盎然的家。

買房子的契機是在我父親去世後,想要擁有一間屬於自己的房子,時常開車在花蓮各地遊晃,大概找了兩年多,期間也請仲介幫忙,要求的物件是在100 萬左右、有前後院的屋子,屋況差沒關係。直到2010 年,仲介跟我說,有一間很適合你的房子,但超出預算可以嗎?

第一眼看到這間位於吉安仁光社區的房子,決定就是它了。不管如何都想辦法買下,這是一間有60 多年的破落房子,可以用殘垣斷壁來形容,荒草漫漫,水深及膝,久無人跡,得全面重新整建,所幸兩面牆以及部分的樑柱都還堪用。

於是我開始想像,將屋子設計成為我夢想中的房子,含前後院約60 坪,屋舍約有30 坪,後院之後是水利局的保護地,充滿綠意,視野開闊,且具隱私。我決定全部自己來,這是我第一次大規模的重建屋舍,剛好仲介的先生是包商,所以就請他幫忙重建,邊做邊調整。我的規劃是入門要有直直的走道,且走道要寬,要有兩間房,兩套衛浴,可以讓家人朋友入住,我平常很喜歡做菜,所以設計採用開放式的廚房,用大餐桌取代客廳空間的功能,讓我可以一邊做飯、一邊和家人朋友們用餐、喝酒、聊天。

 

4 IMG 8025
森林系畢業的林河弘將專長運用在室內綠化上,家中隨處可見綠意。

最頭疼的部分是屋頂, 木工師傅估算要30萬,正在煩惱的時候,靈光一閃,以前有認識一個坐沙發的老師傅,家裡倉庫有很多做底座的木條,剛好合用,花了四萬,兩天釘好,省了一半以上的費用。

我也很喜歡安藤忠雄風格,清水模極簡的設計,所以決定就全部泥作到底,灰色的牆、灰色的地板,最後釘上鋼條固定;然後,利用屋主原來留下的紅磚,央求老師傅砌了一面紅磚牆,仿造文化石的工法,這面牆是用來放家人的老照片,是對於家人的懷念。

位於中間、長型結構的屋舍,透光都不好,我認為窗就要有窗的功能,一定要採光好,屋內原本就有一個天窗,為了廚房和客房浴室的採光,我開了另外一邊的天窗,所以讓我不管在屋裡的哪個角落,都可以享受到陽光的沐浴。

 

12 IMG 8123 11
浴室非常的簡單別緻,用竹架子來放置沐浴用品,位於天窗下,採自然光。

我喜歡木頭和水泥,低調的顏色,原始的味道,不用建材來堆疊,即使只是水泥牆也是自己的窩,就可以很舒服地過日子,我只需要勤勞地維持環境就好了。

重建花了約四個月的時間,終於用 80 萬完成了我的房子,於是我開始忙著規劃擺設與布置,多
用木頭、植物、鐵件、陶甕,這些是我從以前就很喜歡收集的物件,它們充滿了生命的味道,每一件我都悉心地幫它們安排適當的位置。由於光線好,植物自然長得茂盛,我在屋內擺設了四、五顆的大樹以及十多棵的小盆栽,家裡變得生氣盎然,還可以調節溫度。之後想在二樓增建玻璃屋,視野可遠眺中央山脈。

歷經這一切之後,我覺得我真是很大膽,連設計圖都沒有的人,天真地認為口說師傅就能懂,所以中間過程當然經過很多的煎熬、摩擦與溝通,但看著現在的成果,就像鄭板橋說的「室雅何須大」,在在都令人心滿意足。

 

12 IMG 8127
隨著日照的移動,屋內光與影交錯著。

Leave a Comment

Left Menu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