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巴黎投宿 台灣博士生的家 一晚12歐元

撰文・攝影=白潔儒
台灣藝術大學電影系畢業,在攝影工作室擔任行政助理兼灰姑娘,正準備再考一次去年差了15 分的公費留學。

 

53
Le Guichet /看到房子第一眼。

開始對法國產生憧憬,是在高中的時候,有個地理老師總喜歡提每年寒暑假到法國逍遙的種種與其它跟考試進度不太有關的事。大學讀了電影系,發現法國真是個不得了的地方,它是電影的起源地,也是新浪潮導演們崛起大放異彩的地方。這幾年我看了一些法國電影外加不太營養的旅遊節目,學了幾句美國腔亂重的法文,我在2012 年的1 月1 號,狠下心買了一張巴黎台北的來回機票,要去看看我的夢想之地。

下了飛機,很快地我搭到了從奧利機場到火車站的公車,轉搭RERB線到第五圈,這10 天我會住的小鎮Le Guichet,意思是「窗台」。就位置上來比喻,巴黎市區是台北市,Le Guichet 應該像是樹林之類的地方,對我來講這裡真的是我看見法國人日常生活的「窗台」啊!一路上我真的像沒過市面的台北俗,8 度C 冷冽的空氣,開著暖氣的公車,看著我提著大行李時伸出援手的白人老爺爺跟黑人媽媽,耀眼的陽光把RER B 線上紅、黃、藍配色的車廂打得像是一幅油畫,我心中不斷跑出少女般的獨白:「天啊!我人在巴黎了!」

剛下車,我的房東立刻出現在我面前,一個黑長髮快要及腰的台灣女孩。她在巴黎讀博士,預計畢業後可能到新加坡或大陸工作。她家距離車站約三分鐘的路程,剛看到房子的外觀加上庭院,讓我有一種來到真人娃娃屋的感覺,也許藍白配色的矮房子,比起台北的鋼筋大樓更多了一點溫暖吧。

我們住的地方大約10 坪大,有廚房、浴室熱水器燒的水量只設計給一個人用,傻傻的我第一天晚上不小心,就照著在台灣冬天洗澡後還要把身體沖熱一下的習慣,就把熱水用完了……好在我的房東習慣早上洗澡,不然我覺得我還真有點對不起她。

 

我如何找到這些旅館
Le Guichet——我是在「解悶來法國」這個論壇裡認識房東,她把沙發床分租出來,一晚12 歐元含早餐。基於預算考量的我覺得相當優惠,加上她才德具備,中西餐都好吃的手藝,讓我覺得這是老天給我的禮物。

Tryoe——大學社團的學姊到了法國當交換學生,我們很浪漫地約好畢業後要相會在巴黎,想當然我就直接大方地住進他們家客廳,睡在鬆軟的沙發床上,度過小小的3 天2 夜古鎮巡禮。

巴黎是個早早商店就會關門打烊的都市,除 了酒吧外我想開的最晚的應該就是地鐵。晚 上不過 8 點多,羅浮宮附近的店家就開始 收攤、拉鐵門的,少數讓我覺得熱鬧的是聖 母院旁的擠滿了餐廳的小巷中,充斥著中 文、日文、英文的店家攬客的聲音。回到 Le Guichet 通常都是晚上 10 點之後,整個鎮彷 彿安靜的像是睡著一樣,這樣的感覺雖然不 習慣,但是比起台北 24 小時都有店家、人 聲,多一種人在生活而不是機器在運作的感 覺。有一天早上我去了鎮裡的市集,下午我 帶了本書到附近的小湖,度過一個慵懶的午 後,雁鴨的聲音伴隨著一旁孩子的嘻笑聲, 混合著傍晚時分慢跑者的呼吸聲,在回去的 路上遇到了一個會說中文的黑人媽媽,她很 好奇這裡會看到亞洲人,我也很驚訝在這個 小鎮會遇見能夠說中文的老法。法國,除了 我想像中的時尚、藝術、優雅之外,還多了 一份人情味。

除了巴黎,這次我還去了特魯瓦(Troye, 發 音近似法文的數字:三),這個小鎮位於香 檳區,離巴黎大約 1.5 小時的車程,最大的 特色並不是香檳,而是古老的拉丁文手抄書 和 14 世紀留下來的古民宅。那裡我住在一 個大學學姊的家,她在法國當交換學生,很 感謝她不但包住還包吃,讓我逍遙了三天兩 夜。一進到她租的房子,讓我覺得我走進了 少女的房間,淡藍色加上許多不起眼但別緻 的小擺設,還有一個可愛的廚房,讓我也很 想趕快回台北打造一個我的「少女的房間」。

在特魯瓦的第一天,我就被帶去交換學生們 的 Party,很像聯合國趴呀!印度、墨西哥、 西班牙、義大利、波蘭、瑞典、德國、大陸, 大家喝酒、聊天,學學各國的髒話,其實還 真是我這個台北俗大開眼界。清晨時分從酒 吧走出,老舊的石板路在瀰漫著霧氣的光照下看起來多了一層豔麗,然而到了白天, 同樣的路、房子卻又好像換了一張臉,騎著 腳踏車漫遊古鎮的感覺很奇妙。

這次的旅行,我不買名牌、不去米其林,最 喜歡的是迷路後突然出現在我眼前不同時期 的大小教堂,也許他們沒有聖母院、聖心堂 那麼有名,但看到虔誠禱告的白髮奶奶,比 起拿著拍照的觀光客,更讓我收到巴黎的另 一種美。▍

Leave a Comment

Left Menu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