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中庭
草皮覆蓋時間留下的浪漫
一座老城 愛丁堡大學的古學院
歐洲許多城市都有「古城區」,其中好些個還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指定為世界文化遺產,蘇格蘭愛丁堡(Edinburgh)是其中一個。
愛丁堡大學也有一個「古學院」,是愛丁堡地標之一。究竟這古學院、古城區,如何能在快速變遷的現代繼續慢慢變老,很難一語道盡,但從前幾年古學院原貌呈現計畫的推動、完成過程,或許可見一斑。
古學院的現有建築大部是在 1789 年起建,由建築師羅伯特・亞當(Robert Adam)設計肇建,威廉・亨利・普雷菲爾(William Henry Playfair)接手完成。兩位建築師原本規劃古學院中庭為一方草坪,無奈當年經費用罄,無法按著原初的設計完整施工,折衷之後完成的碎石坪中庭也就這樣沿用了百年時光。2010 年某捐贈人匿名提供了百萬英鎊,指定這筆款項要用在古學院中庭的草坪,完成這當年的未竟之功。
大筆匿名鉅額捐贈,只為一圓兩、三百年前的設計原貌,修築一方中庭草坪,或許已讓不少人匪夷所思。不料工程開始前的基地調查,竟顯示這中庭下方還有考古遺跡,原先以不消一年時間完成的中庭重現計畫為之停頓,古學院中庭成了考古現場。
計畫隨著進駐後的考古團隊專注、仔細地刷除遺跡上的表土而停頓,復工之日遙遙無期。然而並沒有人因此跳腳。考古的同時,校方在四周立起了各式精美解說牌,詳實說明愛丁堡大學的創建歷史,中庭草坪的呈現計畫緣起,本次考古計畫及預期發現等內容。古學院沒因中庭整建工程停頓而稍減光采,反而因此吸引了更多在地人與遊客的注目。
考古的結果也沒有讓眾人失望,這中庭之下的遺址可精彩了:1567 年瑪麗皇后(Mary,Queen of Scots)第二任丈夫達恩利(Lord Darnley)遭預謀炸死的老教堂及墓園;617 年愛大的第一座圖書館。以及 1766 年任愛大化學系教授、發現二氧化碳氣體的約瑟夫・布雷克(Joseph Black)的實驗室及設備等等,包括不同年代的各式遺跡,數十具遺骸,全在這兒。
難道過去古學院在興築過程都不挖地基、整地的嗎?答案很快在同一個計畫中揭曉。考古團隊於完成必要的考古調查後,將大部分的遺跡、遺骸按照原貌覆蓋,建築團隊直接在其上繼續中庭草坪原貌呈現工程。2011 年九月,因為考古工作延宕了時程的整建工程,終於由愛丁堡大學名譽校長安妮公主(Anne,Princess Royal)完工揭幕。
若你要問,原貌呈現的中庭草坪,真讓原本有著碎石坪的古學院增了什麼高明之處?一時半刻倒也難說。然而,一 個社會能不把「更新」當作唯一價值,人們貢獻、容忍,甚至做出部分犧牲,願意留下古城、古校,和它們一起慢慢變老,何嘗不是一件最浪漫的事?▍
文、攝 洪偉勝
洪偉勝 「走思會」成員,留學美、英,海外遊歷一圈之後,回到台灣重操律師舊業。有些經歷自己也是看了報導才知道。